第107部分(第3/4 頁)
學根基不如南方人;二是窮,相比南方,北方人窮者居多,念不起書,求不起學,故而愈顯疲弱;三是北方人不熟悉科舉制度。帝都在金陵,南方舉子耳濡目染,對八股取士諸般要求規矩瞭如指掌,北人不解其竅,不習技巧,縱具真才實學,亦難寫出合乎標準的高分文章。”
朱元璋氣笑了:“先生既知此情,為什麼不特拔幾名北方士子,以鼓勵北人之心呢?”
劉三吾答道:“臣為國取才,只以試卷文字優劣為標準,不以南人、北人為依據,不管其疲弱根由。”
朱元璋拿這頭倔強的老驢沒辦法,只好緩和了語氣商量道:“先生,依朕之見,不妨在北人中擇優選上幾名,以安定人心,平息眾怒,不如……就把方才這七人增選入榜,如何?”
劉三吾抱住“真理”不放,嗔目大喝道:“會試榜次已定,當選人名副其實,豈能更換?”
朱元璋大怒道:“先生執意不換,其中豈無私情?”
劉三吾不服,把脖子一梗,振聲道:“那就請皇上再派第三撥人去查,連老臣一起查,臣光明磊落,有何懼哉?”
第152章 和朱八八侃侃
朱元璋惱羞成怒,氣得渾身發抖,拍案而起,怒吼道:“翰林院官官相護,不以公正為懷,反而互相包庇。著刑部立即將張信、劉三吾等緝拿下獄嚴加審問。張信複閱結果無效,待朕親自批閱以定取捨,退朝!”
夏潯冷眼旁觀,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不由暗暗感慨,不管雙方誰對誰錯,可人家這才是大義大道之爭,與黃子澄之流實不可同日而語。
朱元璋怒氣衝衝退了早朝,轉身去了謹身殿,夏潯作為當值的武士,便也隨之到了謹身殿,往宮廊下一站,門口站著兩個侍衛,身姿修偉,站姿筆直,目不斜視,左邊的是夏潯,右邊的是他的同伴,叫成錦羽。
片刻功夫,就見幾名小內侍飛快地跑出來,想必是皇上召人商議對策了,此時的天陰沉沉的,和朱元璋那張忿怒的老臉一模一樣。
倏爾一聲春雷響,黃豆大的雨點噼嚦啪啦地落下來,夏潯長長吸了口氣,剛把一股新鮮潮溼的味道吸引肺腑,就聽嘰嘰喳喳一陣笑,扭頭一看,就見一個穿水田衣梳雙丫髻的俊俏小姑娘領著一個不到四歲穿白綾襖兒的小丫頭,嘻笑著從花叢中鑽出來,手遮著頭,向宮廊下跑來。
夏潯拿眼一掃,見跑過來的兩個人,那穿水田衣的俏皮小丫頭正是茗兒小郡主。小郡主穿一件三色緞子斗的水田小夾襖,束一條潔白的汗巾,底下是靛青色的撒花夾褲,散著褲腿,腳上一雙小蠻靴。
那白如玉、潔如瓷的臉蛋上還沾著幾滴雨水,另一個穿白綾襖的小丫頭生得粉嫩嫩的,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也很可愛,她的手裡攥著個用麥芽糖做的小糖人兒,也不管沾了雨水,還有一下沒一下地舔著。
夏潯此刻是天子侍衛,守的是天子門戶,站在那兒不管誰人進出都無需行禮的,問題是茗兒並不打算進屋,她一看見夏潯,就站住了身子,興致勃勃地道:“啊哈,聽三哥說,你進宮當差了,想不到是真的呢。”
人家主動跟他說話了,他就不好繼續扮樁子了,夏潯只好欠了欠身道:“府軍前衛三等帶刀官楊旭見過郡主。”
茗兒指了指旁邊正眨著眼看他的小丫頭:“這是寶慶公主。”
夏潯嚇了一跳:“公主?沒看出來,老朱偌大的年紀,在床上還是龍精虎猛的,居然有個這麼小的女兒。”
夏潯連忙再度欠身施禮:“府軍前衛三等帶刀官楊旭見過寶慶公主。”
寶慶公主好奇地看著他,扭頭問茗兒:“姐姐,他是誰呀?”
茗兒吃吃地笑:“他呀,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說,他能把死的說成活的,黑的說成白的,方的說成圓的,把你騙去賣了,你還幫他數錢,你說他厲不厲害?”
寶慶公主登時兩眼放光,她看看夏潯,很大方地把手裡的糖人兒遞過來,奶聲奶氣地道:“給你。”
夏潯一臉窘然,可公主是君,他是臣,君有所賜,不能不接,只好尷尬地接過來,小公主又奶聲奶氣地道:“你吃!”
“吃?姑奶奶,上面全是你的口水好不好?”
夏潯苦著臉看了眼站在對面的成錦羽,成錦羽也是功臣勳貴子弟,見他認識中山王府的小郡主也不覺得奇怪,眼見如此情景,不禁有些想笑,他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又趕緊忍住。茗兒也掩嘴偷笑,等著看他笑話。
小公主見他不動,很奇怪地道:“你吃呀。”
“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