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眥欲裂地瞪著他的背影,許久許久,呸地一聲,吐出一口血沫子。
朱元璋頭上繫著一條黃色的抹額,身穿一襲柔軟舒適的半舊布袍,端坐在榻沿上,枯樹皮般的老臉沉著,眼中射出凌厲的光芒。虎死尚且不倒威,何況這頭淮右猛虎還活著,那種凜厲懾人的氣勢,壓得遠遠站在殿角的四個內侍身子佝僂著,連氣都喘不上來。
老朱一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翻江倒海,地動山搖,風雲色變,宇內惶惶,就算他最寵愛的大孫子朱允炆看了都為之害怕,天下間還有何人不怕?
有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站在朱元璋面前的那個小小的人兒。
她身穿滾銀邊的蔥白斜綾小襖,紈色的靴裙,懷裡抱著一隻小貓兒,俏生生的,彷彿一隻可愛的小白兔。
朱元璋瞪著她,她就用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很無辜地回瞪著朱元璋,一臉的天然呆。
一老一少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地瞪了半天,朱元璋“噗嗤”一下笑出聲來,用手指點點面前的小姑娘,無可奈何地道:“你呀,你呀,你這個小丫頭,真是無法無天了。公堂問案,尊嚴神聖之地,也是你能干預的,嗯?”
小姑娘嘟起了小嘴,腳尖在地上墨拾,就是不說話,看見她那副樣子,年歲已高的朱元璋慈性大發,最後一絲不快也煙消雲散了。
他還得把聲音放柔和了,免得把這小姑娘說哭了,只能苦笑著嘆道:“還有啊,你告訴你那個糊塗三哥,說甚麼朕規定的,打官司不許提起已經判決了的案子,否則要打板子,嗯?朕怎麼不知道啊,這是什麼時候制訂的律法?”
小姑娘很委曲地嘟囔道:“皇大爺,明明就是你說的嘛,在《大誥》後面的案例附錄中,皇大爺明明說過這樣的話,現在又不承認了,你這麼大的人,說話還不算數,冤枉人家……”
朱元璋翻個白眼兒,無力地道:“茗兒,你是不是記混啦,那不是《大誥》,是《洪武大赦詔》!”
徐茗兒眨眨眼,理直氣壯地道:“管它是《大誥》還是《洪武大赦詔》呢,都是皇大爺您說的啊!您說的就是聖旨啊,聖旨……不就得聽嘛。”
朱元璋哭笑不得地道:“問題是,茗兒呀,你現在是在假傳聖旨啊!”
“啊?”徐茗兒很驚訝,立即再度進入天然呆狀態。
朱元璋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小機靈鬼,不許跟皇大爺裝傻。”
徐茗兒嘻地一笑,跑到他身邊,小心翼翼地道:“皇大爺,茗兒到底說錯甚麼啦?”
朱元璋哼了一聲,乜著她道:“你真不是故意的?”
徐茗兒茫然道:“甚麼事我故意的呀?”
朱元璋見她不似作偽,不禁苦笑一聲,捻著鬍鬚道:“茗兒啊,朕在《洪武大赦詔》裡說的這段話,是說凡在大赦以前所犯的罪,除‘十惡’等不準赦之罪以外,不論已判未判,不論輕重,一經赦免,以後不準再告,敢有以赦前之罪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你聽懂麼了?朕是專指大赦之罪,並非所有已判決的案子呀……”
徐茗兒吐了吐舌頭:“是這樣嗎?呃,茗兒好讀書……不求甚解,那現在怎麼辦?”
朱元璋沒好氣地道:“還能怎麼辦?你捅的漏子,朕只好裝聾作啞啦。”
徐茗兒眼珠轉了轉,很擔心地道:“那要是有御使風聞奏事呢……”
朱元璋面無表情地道:“朕繼續裝聾作啞唄。”
徐茗兒嘻地一笑,丟開小貓,抱住朱元璋的脖子,撒嬌道:“我就知道,皇大爺對我最好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少拍朕的馬屁。”
他捻著鬍鬚,漫不經心地問道:“那個楊旭,和你中山王府到底是什麼關係呀,你們要這般維護著他?”
徐茗兒可不能把楊旭救了她和姐姐、姐夫的事說出來,姐姐姐夫可是再三叮囑過的,便一臉天真爛漫地道:“我哥其實不認識他的,是茗兒認識他。茗兒去北平看姐姐時,在山中獵狐,險些滾落懸崖,恰好他也在那裡狩獵,是他救了我……”
朱元璋臉上深刻的皺紋微微一舒,輕喔道:“唔……為了報恩?”
第144章 秘諜與飛賊
徐茗兒挺起胸膛道:“那當然。我徐茗兒雖然是女兒家,卻也知道知恩圖報的道理,欠人恩惠,自當報答。再說,茗兒可不是不講是非,助其為惡呀,楊家人的確欺人太甚了些。對啦,皇大爺,楊旭當時不叫楊旭,他叫夏潯呢,這回要不是他去我家求助,我還不知道這個楊旭就是北平的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