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1/4 頁)
郭英在燕軍退路埋下大量從保定帶來的地雷,隨即便率部撤到燕軍視線難及的地方以外,想等燕軍被大量殺傷時再實施攻擊。燕軍在朱棣本人的親自指揮下,本來退得頗有章法,平保兒雖然悍勇,也佔不到太多的便宜,實未料到,燕軍正在後撤,突然一處處地雷炸響,那時地雷威力有限,但是地雷裡邊藏了大量的鐵釘鐵片,爆炸開來可以成片地令敵軍致傷致殘。
這一來燕軍登時大亂,以燕王豐富的戰鬥經驗,也控制不住部隊撤退的節奏了,本來他的軍隊是有序撤退,連續幾枚地雷炸響之後,三軍譁然,旗鼓號令再也約束不得軍隊,撤退變成了敗退,一字之差,其混亂狼狽之狀可想而知。
在此關頭,武定侯郭英率人馬殺了出來,後有平安,側有郭英,殺得燕軍潰不成軍,直至天黑,在張玉率中軍接應下,平保兒和郭英才鳴金收兵。張玉匆匆接應了敗兵回營,上下一找,混亂之中竟然不見了燕王,眾將齊齊駭然,忙又派人出營搜尋。
燕王隨著前鋒行軍,並未打起自己的旗號,但是軍中將領自然知道殿下在此,退兵時因為發現地上埋設了大量的火器伏雷,深恐炸傷了燕王,便把燕王留在了靠近後隊的地方,等到郭英斜刺裡殺到,把燕軍一截兩半,後半截的燕軍各自為戰,人馬都被打散了。
燕王在親兵的護衛下浴血殺出重圍,落荒而去,到了天黑竟然迷了路,這時候他的身邊只剩下三名親衛,二月天,天黑的早,燕王茫然四顧,哪兒也不認得,後來伏地聽音,循聲而來,這才找到自己的大營,被如釋重負的眾將領迎回中軍大帳。
自朱棣起兵以來,雖然每一次都是以寡敵眾,但是每一次都是有驚無險,這是他敗得最狼狽的一次,如果中伏之際中上一支流矢、敗退之際趟上一顆地雷、或者突圍之時被隨意哪一個明軍士兵一槍刺中,他朱棣都要稀裡糊塗身死當場。
盔歪甲斜、滿身硝煙塵土的朱棣被部下們迎回中軍大帳,想想今日莫名其妙的慘敗,真是羞愧難當,當即拍案大喝道:“令後隊人馬加速前進,明晨前務必趕到,天明時分,與李九江決戰!”
眾將從未見過朱棣如此暴怒,紛紛凜然稱命,自去備戰不提。
朱棣一屁股坐下,想起一路敗逃之際,那倏忽響起的驚雷,還是有些心有餘悸。對於火器,一向是南軍應用較多,北軍應用較少,對漠北民族作戰,強弓利矢、駿馬快鞭足矣,以前朱棣對火器的認識也不足,但是今日這一場慘敗,卻令朱棣對火器運用刮目相看。
日後,永樂大帝於五軍營、三千營之外另設神機營,成立世上最早的專門的火器兵種,與他今日這番境遇,實在不無關係。
從俘獲的燕軍士兵口中,得知燕王本人就在遇伏的燕軍先鋒營中,平保兒、張英等人又驚又悔,李景隆更是扼腕惋惜,不過他那顆已經被燕王朱棣打破了的心,卻也因此恢復了幾分信心:原來朱棣也不是算無遺策、百戰百勝的,原來他也有吃敗仗的時候!
信心大增的李景隆那顆榆木腦袋好像突然開了竅兒,他並未對錯失斬殺燕王良機的平保兒、張英予以訓斥,相反卻大加讚揚,同時有意把這個訊息在全軍傳開,以鼓舞士氣。果然,原本心中忐忑,都像揣了個兔子膽兒,時刻準備著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的南軍士兵士氣為之大振。
三更時分,李景隆結束會議,返回自己寢帳。
帳外大旗杆上,懸掛著一串的紅燈籠次第熄滅,只留了三盞,大帥的親衛指揮江海文把燈籠重新掛起,打個呵欠,對帳外的侍衛親兵們道:“好啦,不當值的兄弟都回去歇了吧,明日一早,將與燕軍決戰,好好養養精神。當值的兄弟打起精神來,不要吵了國公爺歇息。”
東方亮看看遠處隱隱移動的火把洪流,湊近江海文,涎顏笑道:“江大哥,那邊是瞿都督的軍營吧,這麼晚了,還要換防麼?”
江海文瞪了他一眼,總算彼此私交甚好,沒有當眾呵斥,只壓低了嗓門教訓道:“胡亂問些什麼,不懂得規矩。在大帥身邊做事,乖巧一些,不該問的,別問;不該看的,別看;不該聽的,別聽!懂麼?”
“是是是,俺這不是好奇麼,知道了,知道了,小弟這就回帳歇著。”
江海文點點頭,不遠處幾匹馬因為遠處軍伍調動的聲音有些不安,仰天嘶叫了幾聲,江海文連忙趕過去,嚷道:“那邊,把馬匹都牽遠些,明日會戰,莫吵了國公爺歇息。”
一個年輕英俊的小校踱到東方亮身邊,低聲道:“殿下今日吃了大虧,南軍士氣高漲,又有兵力優勢,於我軍大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