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香香手舞足蹈。
西峰高興地問竹葉:“舅媽,要是經常漲洪水才好玩啊。”
“你這娃呀,哪能呢,那就沒飯吃了!可別說傻話,漲洪水不是好事,曉得嗎?”竹葉摸著兩個娃的頭,糾正道。
這時,陶屠戶的兒子黑毛也來玩了,三個娃就玩“剪刀、石頭、布”、“藏貓貓”。
小波知道今天不上課的事。他在自學明年的功課,昨天放學時有一本課本忘了帶回家,所以想到學校去拿。
小波到了香香家門口,碰見西峰和黑毛、香香……
小波已經八歲了,唸書特別用功,是桂枝老師任命的班長,這娃生在多子女家庭,過著窮得叮噹響的日子,卻深受他爸王二根的家訓。
王二根當然說不出“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大道理,但很直接:“麼兒呀,窮人就要從小把書讀紮實,長大了才不會再當窮人。長大了要去坐辦公室、當官,為爸掙口氣!”小波也就懂事特別早。
……現在,小波看看水那麼大,就打算不去學校了。就和幾個小夥伴玩遊戲。
“我爸說了,今天不上課,也不準到外面去玩!”西峰把李革委的指示,像傳達聖旨一樣對小波說。
這幫娃都是李虎老婆桂枝的學生,娃們非常愛戴她,因為她對娃們很好。逢下雨天,桂枝老師早上會撐著油紙傘在那些河口、橋墩處或泥濘難行的地方去等學生,怕他們摔倒;冬天,冰冷的山風會吹進簡陋的教室,桂枝老師就從自己二十四元的月工資裡抽出些錢來買些窗簾禦寒……
桃李灣大隊小學原是有一到五年級編制的,雖然有幾間教舍,但破舊簡陋。十五年前老校長夫妻雙雙在學校自殺後,雞爪山公社人民政府就把三到五年的學生整合到公社完全小學校一塊了,桃李灣只剩下一至三年級了,由桂枝和另外一個女教員小林執教;桂枝老師則擔崗複式班主任,教一、三兩個年級。本來有打算要桂枝當村小校長,但老公李虎是“反革命分子”,另外一位政治清白的小林成了校長。那時的學校不學實際的課本知識,大多數內容是學“毛主席語錄”、參加義務生產勞動、批“封資修”“臭老酒”……不過沒幾年就“拔亂反正”,中國人的出生沒有成份,“地富反壞右”脫下了“緊箍咒”帽子,小學改六年制,初、高中也改兩年為三年制。
村裡的女人們曾經問桂枝:“老校長兇喪(俚語——非病老善終死因)在校舍裡,你們兩個女人不怕鬼?”
桂枝笑了,開導說:“世上是沒鬼的,不怕。就算人死了變鬼,老校長兩口子也不是惡鬼,咋會傷害我們呢。”
這話卻傳到了公社革委會,於是桂枝在全公社的教職工大會上作深刻檢討:“我政治思想覺悟太低,同情了‘臭老酒’,自己作為人民教師,應該要幫助‘反革命’丈夫李虎積極改造重新做人,不應該受到他的毒瘤影響,今後要認真學習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凌晨時,桂枝就撐著雨傘,跑遍了桃李灣村屬九個自然村落,通知學生家長要關注娃們安全,山洪瀑漲暫停上課。本來大人們一見這陣勢,也不會讓娃們來學校的,很危險。
可到了八九點鐘時,桂枝放心不下,焦急地對小林說:“娃們還小,要是掉進河裡咋辦呢?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呀。我們得看看去。”
兩人就到河邊看究竟。
當兩個女教員來到河口,娃們的確沒有來上學。遠遠地卻看見有四個娃在青石橋的橋面上……
這四個娃正是小波西峰等人,不知啥時,他們擋不住滔滔水浪的誘惑,來在橫跨河面五十米長的青石橋玩水嬉戲……
這座橋是解放初修的,那時李革委還是民兵連長,他指揮著全體桃李灣的石匠和基幹民兵,用了整整三個月才完成。當時在雞爪山附近,還算這座石橋漂亮。時過二十餘年,雖經風霜雪雨的侵蝕,但還挺穩固的。橋面兩邊沒有石欄。
現在那山洪漫過橋面,並高出一尺多的水位還是第一次。小波他們四個娃玩得很興奮,全都把褲綰卷的老高,趟著水來回地走,互相用水“打仗”。
娃們的處境非常危險。雖然平日裡娃們上學都要經過這裡,對橋的寬度瞭如指掌,但如今渾濁的水已經漫過了橋面,他們只是憑估計和感覺在用腳探索著走動,一腳若踩到橋面邊緣時,就會掉下河裡……而這時從四周的深山叢林滾滾而來的洪水正湍急地注進大河,水裡不時地有大漩渦在“吭吭”有聲地轉動……
桂枝和小林走近橋頭,大吃一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