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有人說“出國難,難於上青天”,新東方讓出國變得不再難。她在出國考試方面製造了一個奇蹟,掀開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新一頁。
老師也能成富翁:中國教師收入新一頁
過去的“臭老九”,在改革開放後,政治、社會地位雖然上升很快,可在經濟收入上還是公認的“中低”階層。每當高考填報志願時,不到不得已的地步,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報考師範院校的。
但是在俞敏洪管理下的新東方,以給教師開高工資而著名,並因此招來天下教學精英。好老師、好學校,自然引來更多的學員,形成良性迴圈。俞敏洪這位沒學過經濟管理的“土鱉”竟然無師自通地成功了。
新東方1993年建校的時候,學校面積只有93平方米,擁有員工三四名、學生二三十名,資產幾乎為零。到2000年,短短六七年的時間,新東方成了全國最大的出國考試培訓基地和口語及基礎英語培訓基地,教學大樓的佔地面積就有2800平方米,教職工人數增長到幾百人,資產迅速擴張。據有關報載,2000年新東方教學收入達到9000多萬元,2004年新東方總收入4個億,2005年總收入增長1個億,到2006年又增長到7個多億。
在新東方不斷壯大的同時,俞敏洪的腰包也越來越鼓,他究竟有多少財富我們暫且不說。他在社會上的知名度無疑越來越高,各種名譽稱號接踵而至,曾入選《亞洲週刊》“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位人物”、《中國青年》“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0位人物”、《三聯生活週刊》“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25位人物”,這都是俞敏洪和新東方的無形資產。
不過,在新東方豈止是俞敏洪富了、出名了,在俞敏洪的帶動之下,新東方的“海龜”、“土鱉”、“牛人”、“怪人”們在新東方的超級品牌下不僅成為了“明星老師”,也個個成了百萬千萬富豪,得了個名利雙收。就連新東方學校大門口賣茶葉蛋的小販一個暑假都能成為萬元戶。
俞敏洪希望中國的所有老師都能夠富起來,他說:“老師應該是全中國最富有的人。”因為只有老師富有了,他們才能安心教書,傳授知識、傳授智慧,學生才能夠更多受益;只有老師富有了,他們才能鼓勵更多的人進入教育行業,才能讓更有智慧的人投奔到教育中來。這樣,中國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好起來,中國未來永久性的綜合競爭實力才會強大起來。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教師歷來是兩袖清風。俞敏洪改變了歷史,他成了中國最富有的教師,他讓新東方所有的老師都能夠在短短的幾年內擁有上百萬元的收入。
第一節 應用+技巧:教育觀念(1)
十年寒窗,一朝應考,多少學子的夢想就在這一刻成敗分明。曾經挑燈夜讀書萬卷,如今一朝試身手。可是讀書破萬卷,當真下筆如有神嗎?讀盡詩書,便能夠考場無憂嗎?書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有多少大活人卻為了考取功名而窮盡年華死讀書?
驕人的分數,未必皓首窮經才能換得;細心摸索其中的關鍵竅門,或許便是捷徑。
實用:還英語一個名分
古人云:“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飽讀詩書並非為了炫耀才學,而應學以致用,格物致知,將才學用於所當用之處,才不枉費十年寒窗苦讀之功。
如今十年寒窗,學得一身理論知識,卻毫無用途,這一現實不禁讓教育陷入了困境。韓寒說“數學只要學到初二就夠了”,那是因為許多純粹的數學理論對於大部分數學領域之外的平常人是毫無作用的。
優勢解密:新東方為什麼這樣紅第六章�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鬥歷程俞敏洪傳奇如果說,數學因為太過理論而失去了實用性,那麼英語呢?
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一種用以交際的工具,工具似乎就應當與實用相聯絡。然而,很不幸的是,今天的很多大學生即使從中學時代早已開始學習英語,在大學裡也透過了英語四六級等級考試,但是路上遇見一個外國人問路,依然要支支吾吾答上半天。
關於問路的對答句式,在初中英語課本里早有出現,或許在課堂之上還有過多次訓練。但當我們需要為別人指路時,開口之時,下意識開始檢查:我的語法有沒有錯誤?時態和介詞是不是這麼用的?一共有幾種表達方法?
這便是應試教育留下的不可磨滅的陰影,語言成為了規範,而不是工具。試想用中文交流之時,誰會在意語序顛倒?誰會在意用詞不當?相反,每個人力圖使用不循常規的語法,以顯示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