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重要的特徵。因此,大多數人都認為,不能排除他與暴力集團有關係。
大家還進一步對被害人頭部的創傷進行了分析。認為不能排除交通事故造成的可能性。從這一點考慮,也可能是兇手撞了被害人之後,將屍體掩埋起來,企圖掩蓋其交通肇事逃逸罪。
在這次搜查工作會議上,為了查清被害人的身份,搜查總部制定出了搜查方針。
1、調查現場附近的過路人、目擊者:
2、調查現場附近的公司退職人員、待業人員;
3、調查現場附近的木匠、泥瓦匠、施工人員、推銷員、收款員、售貨員等流動人員。
根據以上搜查方針,搜查人員分為5個班,開始正式的搜查活動。
第1班為遺留物品搜查班,負責調查“猴兒胯”、緊身短褲、短襪等內衣的生產廠商及銷售處。
第2班為被害人蹤跡搜查班,負責在下列人員當中或在下達地方調查被害人的蹤跡:與暴力集團有關係的人、江湖藝人、船員、家庭狀況混亂的人、私生活不檢點的人、品行不端的人、與醫院有關係的人;桑拿浴室、土耳其浴室、公共澡堂等。
第3班為現場鑑定班,負責調查當地的地理情況,檢查現場實際情況,尋找遺留物品等。
第4班為嫌疑人搜查班,負責挖掘有關嫌疑人的情報。
第5班為交通肇事逃逸搜查班,負責清查現場附近的過往車輛,並查出它們與交通事故的關係。
第三天,即6月30日,屍體被轉移到慈惠醫科大學法醫學教研室。由佐伯正光教授主刀進行了解剖。解剖結果如下:
1、死亡原因:顱骨凹陷性骨折所造成的腦壓迫。
2、自殺還是他殺:他殺。
3、已死亡時間:20一30大。
4、受傷部位及受傷程度:頭頂往後約8厘米處有直徑約5厘米的凹陷性骨折:右耳上方約5厘米處的頭部右側顱骨粉碎性骨折,前顱及顱左側發現由相反一側擊打所造成的應挫傷痕跡。
5、兇器的種類及使用方法:估計是用鐵錘、棍棒狀的鈍器從後向前、從右向左猛力擊打。
6、屍體的血型:b型。
7、其它參考專案!
a、經證實,被害人胃中的食物有蕨菜、紫其、樸蕈、水芹、山香菇等野菜,還有動物性肉片(鑑定結果為某種貝類或大馬哈魚、嘉魚和香魚等肉的一種)以及養麥麵條等。這些食物吃進胃裡大約已3一4個小時。
l關於被客人腹部的手術疤痕以及兩腳小趾和右手中指的缺損,經慈惠醫大附屬醫院外科醫生驗屍後做出了鑑定。認定為是“為治療壞疽而進行的腰部交感神經結切除術及兩足小趾、右手中指截肢手術後留下的疤痕”。另外,從被害人腹部的手術疤痕推斷,他得的似乎是特發性壞疽(?
死者的全部牙齒幾乎都因尼古丁而改變了顏色。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認為死者是由於大量吸菸而誘發了伯格氏病的。
在進行了以上解剖檢查之後,驗屍醫生談了自己的看法。
“歐美式的手術方法一般是橫向開刀,現在採用歐美式手術方法是很普遍的。然而。我們檢驗的這具屍體卻是縱向開的刀,估計那是50年代醫生的手術方法。在兩條手術疤痕當中,右側的那條要陳舊一些,左邊的手術是在右邊之後做的。這種病從發現自覺症狀到進行手術治療,一般需
據認為,這是一種很難醫治的疾病,發病率為萬分之一。一般多發於亞洲人。搜查總部瞭解到,作為對付疑難病症的一項舉措,日本厚生省也正在加速進行調查研究,併成立了以東京大學石川教授為首的“伯格氏病調查研究班”。
擔查總部堅信,既然是“萬分之一”,那就肯定可以查清被害人的身份。他們在向全國的醫院、診所以及醫生協會進行查詢的同時。也向“伯格氏病調查研究班”提出了請求。請求對方予以協助。
四
笠岡道太郎作為轄區警署參加了這次搜查工作。解剖結果出來時,他突然覺得遙遠的記憶彷彿受到了刺激。但並不是那麼清晰。
他對“伯格氏病”這個稀奇古怪的疾病名稱確實有著一種久遠的記憶。但是,無奈時間隔得太久遠了,記憶已經完全長滿了鏽,僅憑著輕微的刺激,怎麼也不能從記憶的海底浮到意識的表面上來。
笠岡全神貫注地思考著,不停地在大腦進行著搜尋,結果在回家的路上沒有注意到交通訊號燈就穿越人行橫道,被一位司機臭罵了一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