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4 頁)
【註釋】
①尤:怨恨,責怪。
【譯文】
孔子說:“沒有人知道我啊!”子貢說:“為什麼沒有人知道您 呢?”孔子說:“不怨恨上天,不責怪別人,下學人事而上達天命。 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讀解】
所謂“天才知道!”聖人的感慨是很沉重的。
我們在《里仁》篇裡已經說過,不被人知道,不被人瞭解,這 是聖人終身未能解開的一個“情結”。雖然他曾多次說過“人不知 而不慍”(《學而》)之類的話,反覆中說不被人知道沒有什麼關 系,在這裡又再次明確說自己“不怨天,不尤人”,只管“下學而 上達”,但他畢竟還是在感嘆“沒有人知道我啊!”所以,說聖人 完全不在乎有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確是不合於實際的。
事實上,古往今來,哪個讀書人又完全擺脫得了“名”的羈 絆呢?
君子不言利,兩袖清風,一生廉潔的讀書人倒是見得不少,可 完全不在乎名,不計較別人是否知道、瞭解自己的讀書人卻是難 以見到。
追本溯源,就是聖人也未能心如止水,全然超脫啊!
………………………………………………
歷史車輪不可阻擋
【原文】
公伯寮①愬②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③以告,曰:“夫子④固有 惑志⑤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6)。”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 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註釋】
①公伯寮(伯。):姓公伯,名寮,孔子的學生。愬(su):同“訴”, 毀謗。③子服景伯:姓子服,名何,字伯,諡景,魯國大夫。④夫 子:這裡指季孫。⑤惑志:疑惑之心。(6)肆諸市朝:肆,陳列死屍, 諸,“之於”的合音;市朝,街市與朝廷,這裡指街市。
【譯文】
公伯寮在季孫面前毀謗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件事告訴孔子, 說:“季孫雖然已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還可以把公伯寮殺 了陳屍街頭示眾。”孔子說:“大道如果將會實行,這是天命;大 道如果將被廢止,這也是天命。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
【讀解】
公伯寮背叛老師,毀謗同學,子服景伯打抱不平,要幫助老 師除掉這個害群之馬。可孔子卻不同意。孔子的意思是說,我們 所奉行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大道,能不能行得通,自有天命主宰。這 裡的天命實際上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歷史的車輪,至於公伯寮 個人的搗亂,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所謂歷史的車輪不可阻擋,螳 臂擋車,談何容易。所以,孔子並不同意對公伯寮寀取過激的行 動。
反對暗殺,反對暴力,堅通道義的力量,堅信歷史發展的客 觀規律。這既反映出聖人思想、意志的堅定,又體現出他博大的 胸懷和高遠的見識,對我們很有啟發意義。
………………………………………………
知其不可而為之
【原文】
子路宿於石門①。晨門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註釋】
石門:魯國都城的外門。②晨門:早晨看守城門的人。
【譯文】
子路在石門過夜。守城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 孔氏那裡來。”守門人說:“就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是要做的人 嗎?”
【讀解】
“明知不可而為之”,這對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 很。顯然,這個守城門的人並不是一個等閒之輩,而是一個修養 很高卻隱身於市朝的大隱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為之”這句話本身來看,這是一個理想主 義者的形象勾畫。一個人知道自己所從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於 是堅持幹下去,最後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個成功的人,但 說來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了不起。而一個人明智自己所從事的事情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還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絲不苟地堅持 做下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為自己的信念和 理想而獻身。這就非常不易而難能可貴了。就像愚公移山,又像 西緒福斯把石頭推上山坡,聖人何嘗不知道“克己復禮”任重而 道遠,但卻周遊列國,“累累如喪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 講學,仍然以禮樂文化為核心內容,為推行“仁道”而貢獻力量。 正如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