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4 頁)
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註釋】
①任:春秋時國名,故址在今山東濟寧。②屋廬子:孟子的學生。 ③親迎:古代婚姻制度,新郎親迎新娘。這裡代指按禮制娶親。(4)岑 樓:尖頂高樓。⑤鉤:衣帶鉤。一鉤金即一衣帶鉤那樣一點點金。 (6)翅:同“啻”,只,止,但。97)紾(zhen):扭轉。(8)處子:處女。
【譯文】
有個任國人問屋廬子說:“禮和食哪樣重要?”屋廬子說:“禮 重要。” 那人問:“娶妻和禮哪樣重要?”
屋廬子說:“禮重要。”
那人又問:“如果非要按照禮節才吃,就只有餓死;不按照禮 節而吃,就可以得到吃的,那還是一定要按照禮節嗎?如果非要 按照‘親迎’的禮節娶妻,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照‘親迎’的禮 節娶妻,就可以娶到妻子,那還是一定要‘親迎’嗎?”
屋廬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鄒國,把這話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回答這個問題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比較基礎的高 低是否一致,只比較頂端,那麼,一塊一寸見方的木頭可以使它 高過尖頂高樓。我們說金屬比羽毛重,難道是說一個衣帶鉤的金 屬比一車羽毛還重嗎?拿吃的重要方面和禮的細節相比較,何止 於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方面和禮的細節相比較,何止於娶妻 重要?你去這樣答覆他:‘扭折哥哥的胳膊,搶奪他的食物,就可 以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到吃的,那會去扭嗎?爬過東邊人家 的牆壁去摟抱人家的處女,就可以得到妻子;不去摟抱,便得不 到妻子,那會去摟抱嗎?”’
【讀解】
以詭辯對詭辯,以極端對極端。這是孟子在這裡所採用論 辯方法。
任國人採取詭辯的方式,把食與色的問題推到極端的地步來 和禮的細節相比較,提出哪個重要的問題,企圖迫使孟子的學生 屋廬子回答食、色比禮更重要。屋廬子當然不會這樣回答,但由 於他落入了對方的圈套而不能夠跳出來,所以就只好語塞而求助 於老師了。
孟子一聽就識破了對方的詭辯手段,並且生動而一針見血地 指出:“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接著從 金屬與羽毛的比重問題過渡到分析任國人詭辯的癥結所在。這實 際上就是一個比較的方法問題。孟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