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頁)
�摹!保ā堵塾鎩は冉�罰�
這一段話是對“君子而時中”的生動說明。也就是說,過分與不夠貌似不同,其實質卻都是一樣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處,如宋玉筆下的大美人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登徒子好色賦》)
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處
………………………………………………
最高的道德標準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1)!”(第3章)
【註釋】
①鮮:少,不多。
【譯文】
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很久了!”
【讀解】
正因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實行它。這正如我們要求“大公無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兼顧”,就比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難以做到,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小康”,這就比較容易做到了。
這樣說來,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為一種理想的道德規範而加以提倡呢?
………………………………………………
誰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第4章)
【註釋】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與愚者相對,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與賢者相對,指不賢的人。
【譯文】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嚐滋味。”
【讀解】
還是過與不及的問題。正因為要麼太過,要麼不及,所以,總是不能做得恰到好處。而無論是過還是不及,無論是智還是愚,或者說,無論是賢還是不肖,都是因為缺乏對“道”的自覺性,正如人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樣,人們雖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事,但由於自覺性不高,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做得過了頭就是做得不夠,難以達到“中和”的恰到好處。所以,提高自覺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關重要的一環。
………………………………………………
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1),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2)!”(第6章)
【註釋】
(1)邇言,淺近的話。邇,近。(2)其斯以為舜乎,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其,語氣詞,表示推測。斯,這。“舜”字的本義是仁義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嘆。
【譯文】
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於分析別人淺近話語裡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採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
【讀解】
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傑出的領導藝術。
要真正做到,當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難之一在於,要做到執兩用中,不僅要有對於中庸之道的自覺意識,而且得有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識見。
困難之二在於,要做到隱惡揚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氣度。對於一般人來說,不隱你的善揚你的惡就算是謝天謝地了,豈敢奢望他隱你的惡而揚你的善!
如此看來,僅有大智慧都還不一定做得到隱惡揚善,還得有大仁義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畢竟只有一個,不然的話,孔聖人又怎麼會感嘆又感嘆呢?
………………………………………………
聰明反被聰明誤
【原文】
子日:“人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