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者:周國環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說 明
2005、5、9、
字數:全書約百萬字。
小說歷史背景:《長征記》以中國十年土地革命為時代背景,從1927年蔣介石四一二軍事政變一直寫到1936年的西安事變,既描寫了中國工農紅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十年奮鬥史,也描寫了當時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內的幾次大的混戰以及日本入侵中國等事件,場面開闊,規模宏大。
與同類作品相比,《長征記》確有一些不同之處,略述如下:
一、同行們以紅軍(包括長征)為題材的小說,多以寫史寫事為主。本人則一反常態,勇於創新,打破雷同,另闢蹊徑,大膽採用中國傳統的七實三虛寫作手法,以塑造人為主,恰當運用國外健康的寫作筆調和長沙方言,融歷史性、科學性、新奇性、藝術性於一體,手法新穎,情節奇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地方風格和可讀性;
二、《長征記》全書近百萬字通篇不用一個標點符號,既是遊戲之作,又是對寫作手法的一種探索,具有極大的新穎性和獨特的誘惑力。中國歷史上的寫作本無標點符號,但也不斷句,閱讀起來極不方便,後來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使用至今。文學作品偶然不使用標點符號,給人一種新奇感,卻又斷句,並不影響讀者閱讀,還可大大豐富讀者的想象力;
三、《長征記》中參入飛碟、外星人、雪山恐怖谷、草地食人植物等,其神奇性更是同類作品所沒有,為《長征記》獨家第一次展示,將讀者帶入一個神秘的世界;
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蔣介石名義上的領導是不爭的事實,同行們在創作這段歷史的文學作品中均以此結束全文,並冠以〃白皮紅心〃之類的安慰話。《長征記》則別樹一幟,以毛主席統率中華精英(包括蔣介石在內)共祭中華始祖結束全文,以體現本人真誠企盼和平統一中國的良好心願;
五、末代皇帝溥儀還沒有帝號,本人在《長征記》中斗膽稱他為清終帝。中國皇帝由秦始皇起,以宣統告終,稱宣統為清終帝,取有始有終有皇有帝之意;
六、人物塑造別具一格:如三楊(楊勇、楊成武、楊得志)、三陳(陳賡、陳再道、陳伯鈞)、三震(王震、劉震、張震)、李貞(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歷史上的真人可考事蹟不多,《長征記》等於重新塑造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極富傳奇色彩的女將形象)等;
七、以土地革命戰爭為歷史背景的文學作品,一般分為五個系統:或專門描寫紅軍反圍剿,或專門描寫長征,或專門描寫地下鬥爭,或專門描寫國民黨內部的混戰,或專門描寫九一八事變和區域性的抗戰。《長征記》則另出新招,融五者為一體,將十年土地革命歷史全方位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長征記》中新奇怪異及見仁見智之處觸目皆是,因篇幅有限,恕不一一列舉。
《長征記》語句健康,通篇沒有一句色情描寫,故本人採用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以瑰異、科幻增其可讀性,將一部嚴肅而又充滿神奇的歷史小說奉獻給朋友們。
《長征記》因其特色或許會引起人們的一些批評和爭議,如雪山頂巔竟然是塊萬紫千紅的花坪、豔麗的鮮花竟然燙手;如毛澤東的數次逢凶化吉、蔣介石的對人生之感嘆、出人意料的小說結局,以及因藝術需要而將歷史上的一些事件、人物、時間作相應地位移等,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或許人們能夠寬容《三國演義》的七實三虛,卻很難容忍《長征記》的虛構。但本人認為其批評和爭議既在情理之中,又是很有必要的,有批評和爭議就有生命力,這些批評和爭議對筆者對拙作有百利而無一弊,本人將表示真誠地歡迎。
創作《長征記》是本人兒時十歲立下的一個心願。當時筆者讀小學三年級,班上一些同學(包括本人在內)都懼怕作文。為了增強同學們對作文的興趣,從我們第一次上作文課起,班主任老師袁一因女士就反覆號召大家多讀課外書,並時常檢查同學們的讀書筆記。本人在閱讀了《西遊記》、《三國演義》、《星火燎原》、《紅旗飄飄》等書後,便自個兒在心裡說:我也要寫一部長篇小說。這個心願從她產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鑲嵌在我的心中,一天也沒有放棄過。這個理想在某些人看來,或許是十分地幼稚可笑,然而她實實在在是一個十歲花季少年心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