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分,那麼您可以考慮選擇一些交易類的黃金產品,這類產品在操作得當的情況下,收益可能明顯優於投資類產品,建議您一定從實盤賬戶黃金交易入手,這類產品具備交易類產品的基本特性,能使您逐步瞭解黃金交易市場和特點,又沒有黃金保管和回購的不便,還能幫助您較好地控制整體投資風險,如工行的金行家賬戶黃金交易,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黃金產品。
如果您確認自己具備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則可以選擇黃金遞延交易(AU T+D),該產品透過槓桿投資,透過放大風險博取了獲得更高收益的可能。目前不少商業銀行具備代理客戶辦理黃金遞延交易的資格,但各個銀行設定的保證金比例不盡相同,較低的槓桿比例體現了銀行相對穩健的風格,而較高的槓桿比例則給客戶提供了進一步放大風險博取高收益的機會,但整體來說,將全部的三、四萬閒置資金投入到黃金遞延交易,仍是比較冒險的行為。
好基金?壞基金?
投資中誰有金剛鑽?自然是那些每天就幹這一件事,恨不能晚上睡覺都做上市公司調研的基金經理啦!不過,問題又來了——投資有時候與辛苦程度還真不成正比,整天忙忙碌碌,吃飯都在打探訊息,臨睡前一定要把一千多隻股票都看一遍,然後虧得一點都不比別人少的人我見的多啦!這東西想做得好,要有點天分,還要有正確的方法。面對市場上種類繁多卻有很多名稱相似的基金,面對一樣年輕俊朗、躊躇滿志的基金經理們,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很多人都是在以選白菜的方式選擇基金——非要把基金分成三六九等,整天盯著各大評級機構的報告,比業績,比星級,比基金經理,比來比去就是為了挑一隻最好的基金來買。
作比較其實並沒有錯。但是別忘了,投資跟消費是有本質區別的!看到今天的白菜新鮮又便宜,您就可以放心買回家,燉了、炒了都沒問題。但是過去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時間裡都是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您今天買了,明天開始就可能一路跌到讓您想跳樓。對於投資品來說,過去的業績只能代表“曾經擁有”,誰也不能保證它能“天長地久”。各種的排名都是“僅供參考”,告訴您哪些基金有可能更靠譜,僅此而已。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個體戶手頭有20萬的閒置資金,一個月之後他必須使用這筆錢去交付貨款。如果這時候,他買了一隻偏股型基金,正好趕上一個下跌的行情,一個月下來跌了20%!等他割了肉交付貨款之後,市場好起來了,不到一個月又漲了40%!那麼,對於他來說,這隻基金到底是好基金還是壞基金呢?
所以,歸根結底,這世界上其實並沒有所謂絕對的好基金。我們要選,就只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基金。
買基金也要“知己知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基金,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瞭解用於投資的錢大概能放多久,這筆錢在什麼時候要做什麼用!
您可千萬別以為這是個簡單的工作。曾經有過一個測試,選擇了一千個人,問他們覺得自己的投資能力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絕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竟然都是“中上水平”!這跟市場上大多數人都在虧錢的情況截然相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行為金融學裡提到的“過度自信”——很多人覺得自己是能夠承受風險的。人們往往會認為,只要在有收益的情況下,自己可以接受的風險是無限的。這恰恰說明,這些人完全沒有風險意識,不知道什麼叫風險!
所謂“投資風險”就是資產價格的波動給您帶來的收益的不確定性。就像剛才講的那個個體戶買基金的例子。如果他想獲得兩個月後20%的收益,就有可能面臨在一個月的時候虧20%的風險!如果他完全瞭解這筆錢將來的用途,並且可以承受在必須用錢時出現虧損的風險,那麼他就可以選擇購買這隻基金,否則,就別碰這麼高風險的產品!
不過,有風險不是壞事,因為高風險往往伴隨著高收益。但是,反過來說,在您看到某隻基金可能會有較高收益的同時,您一定要明白,它背後可能也隱藏著可能虧得更多的風險!
在瞭解了自己之後,我們還要弄明白各種基金有什麼特點,有哪些不同。
按照一般的分類,基金主要有三種型別。第一種是股票型基金,就是其60%以上的基金資產要投資在股票上。有些股票型基金投資股票的比例甚至達到了95%!這就使股票型基金可能會有非常可觀的收益,同時也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虧損的風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