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呂一(第1/1 頁)
呂一笑著點點頭。把那塊兒補丁最後的針腳也在李不辭的衣服上補好。
李不辭知道那塊補丁是她去給裁縫家做工的時候,裁縫送給她的。
因為好看,所以她藏了很久都捨不得用,但是看到她的衣服爛了,就毫不猶豫拿出來給她用了。
李不辭不知道怎樣形容那種感情,但是她冥冥之中覺得這是她第一次體會到純真的、不帶任何功利的感情。
呂一經常對她說:“我把你當成我的第叄個妹妹看,也像照顧我的妹妹一樣照顧你。你就是我的妹妹,所以我會保護你的。”
她很認真地承諾。
但是不管是約定也好,承諾也罷,都不能兌現了。
因為呂一在五年級還沒有上完的時候就輟學回去給爸媽幫忙種地了。
她爸媽覺得呂一年紀大了,在家裡幫忙做幾年農活就可以結婚生子了。
也沒有必要再給她錢讓她上學。
這是他們來學校和老師退學的原話。
退學時李不辭就站在門外,靠著牆、低著頭,第一次感覺自己完全被陰影籠罩。
她聽到呂一的爸媽說:“女孩子嘛,識得幾個字就不錯了,幹嘛讓她上那麼多的學?”
老師極力勸她們,說呂一是個好孩子,這樣讀下去比結婚生子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但是她爸媽不聽。
屬於農村人的愚昧代代相傳,到了她們這裡,也依舊根深蒂固。
最後李不辭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對農民夫婦帶走了滿眼不捨的呂一。
她同樣聽到了辦公室裡老師的嘆息。
呂一不捨地微笑,向她揮手,就帶著那樣讓人五味雜陳的神情消失了。
融化在了那天放學的夕陽裡。
之後她們再也沒有見過。
說實話,從這個方面來看,李不辭甚至要感謝自己的父母,感謝她們讓自己順利地讀完了小學。
讓自己有去初中、去高中的機會。
如果連小學都讀不完的話,別說因特優生的輔助身份來到上海外國語了,恐怕她也會早早落得和呂一同樣的下場。
後來她專門去打聽過呂一的情況,她被她爸媽以10萬塊錢賣給了一個瞎子。
因為他們說這是讀過書的、小學畢業的會認字的女孩子,還勤勞能幹,十萬塊錢給瞎子他們實在是要的太少了。
那瞎子的爸媽就把呂一帶回去了。
她就像一個家畜,從一家人手裡轉賣到另一家人手裡。
那她自己呢?呂一這個名字所代表的人呢?李不辭不知道。
就算有一個再怎麼不用心的廉價名字,那也只是一個代號呀,背後代表的是一個品德心靈珍貴的人。
總之從那之後她就對結婚、愛情這種東西敬而遠之了。
與之攜手而來的,是她對性的格外渴望。
李不辭似乎對男人是有一種仇恨在的。
只要不愛男人,只要玩弄男人,好像就可以報復他們直接或間接對呂一做的一切和對自己做的一切種種不好的事情。
如果不是他們搶了更多的資源,女人就不會過的這麼慘了吧……
這是一種復仇嗎?
李不辭有時候也會恍惚,但是她沒有時間在這種事情上想太多、耽擱太久。
她有自己的任務要去做,那就是學習、考試,按照當初和呂一的約定走得越來越遠,爬得越來越高。
去到一個她們一起夢想過的高等學府。
畢竟這是李不辭能看到的最顯而易見的一條路了。
只有透過這條路才有可能去救呂一,救她的呂一姐姐——那個在她幼年時期為數不多給她關愛的女孩兒。
為數不多願意給她關愛的女孩。
可是等到李不辭有能力的時候會變成怎麼樣?
李不辭不願意去想。
也許她已經被荼毒了個徹底,她們變成了少爺和閏土。
但李不辭更希望現在她們依然是李不辭和呂一,不是某某家媳婦和那個將來肯定會有好姻緣的高中女生。
哪怕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只是她一廂情願的美好幻想。
不過人總要有一個做事的動機和目標吧,李不辭這麼想。
好了……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