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牆這道菜是非常花功夫的,即便有李晚晴和孫林打下手,也花了曹安邦大半天的時間。等到眾人把這道菜消滅掉,天都已經快黑了。吃得心滿意足的蕭平和曹安邦打算回農莊,李晚晴自然也和他們同行。
該吃的都進了肚子,蕭平就開始考慮之前孫林對他說過的話了。在回農莊的路上,蕭平就試探著問曹安邦:“曹老爺子,既然鮑魚還是乾的好,你不如教教我怎麼曬制幹鮑魚吧?”
閉目養神的曹安邦睜開眼道:“你怎麼對這個感興趣了?”
“我不是在和朋友合夥養鮑魚嘛。”蕭平邊開車邊道:“要是我自己會曬制鮑魚。那不就能直接出售幹鮑了麼,這總要比只能賣新鮮鮑魚好吧?”
曹安邦點頭道:“你說得也有道理,不過想得到上乘的幹鮑,不但要靠精湛的曬鮑手藝,高品質的新鮮鮑魚也必不可少,你要是沒有足夠多的上品鮮鮑,這門手藝不學也罷。”
蕭平立刻道:“這您不用擔心。我那養殖場的鮑魚質量都和今天那幾只差不多,今年養了四千只左右呢。”
“這麼多?!”這下連曹安邦也有了點興趣,考慮了一下後點頭道:“好,既然你願意學我就教。不過究竟能學到什麼程度還得看你的悟性。儘快搞個幾十只鮑魚來,我就教你這門手藝!”
“沒問題!”蕭平乾脆地答應了下來,全然沒考慮到幾十只接近兩頭鮑的鮑魚價格也要好幾十萬了。
當然,就算蕭平考慮到了鮑魚的價格,也會毫不遲疑地答應曹安邦的要求。畢竟制鮑的手藝也不是輕易可以學到的,更何況是跟曹老爺子這樣的高手學習的機會,可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
為了掩人耳目,蕭平第二天就離開農莊出去了。等他中午回來的時候,就真的帶了三四十隻差不多大的鮮鮑魚回來了。這批鮑魚離二頭鮑的大小還差點,但全都超過了三頭鮑的標準。雖然眼下三頭鮑還不是很少見,但一次出現幾十只還是能引起一場小小的轟動的。要是找到合適的買家,這批鮑魚賣個四十來萬完成不成問題。
不過對蕭平來說,這批鮑魚不過是“教學材料”而已。他把裝鮑魚的箱子開啟給曹安邦過目,笑眯眯地問他:“老爺子,您看看這些鮑魚能用嗎?”
曹安邦正在對李晚晴傳授做菜的一些訣竅,聽了蕭平的話後漫不經心地往箱子裡一看,神色立刻變得凝重起來。他抬起頭深深地看了蕭平一眼,然後一字一句地問道:“小子,你真打算用這些鮑魚來學制鮑的手藝麼?”
曹安邦這麼問當然是有原因的。以他的眼光當然看得出來,這些鮑魚不但個頭大而且品質也非常高,拿到市場上能賣出不菲的價格。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曹安邦也覺得,用這些上品鮑魚來練習實在太可惜了。
然而蕭平卻沒有這樣的覺悟,毫不遲疑地點頭道:“當然啦,您看這些夠嗎?不夠的話我再去取!”
“好,就衝你這句話,我一定好好教你!”曹安邦重重一拍大腿,鄭重地向蕭平作出了承諾。
曹安邦也是個說到做到的人,當即就讓蕭平提著那箱鮑魚,找了個地面平整、陽光很好的地方,開始傳授他製作幹鮑魚的方法。
“把新鮮鮑魚製成幹鮑,不但能延長鮑魚的儲存時間,還能把鮑魚的鮮味完全吊出來。”曹安邦拿起一隻鮑魚對蕭平道:“上乘的制鮑手法,能提升鮑魚的品質,大大提高鮮鮑的價值。現在我就開始教你制鮑的第一個步驟……”
曹安邦拿著一隻鮑魚邊講解邊演示,向蕭平傳授制鮑的方法。聽了曹安邦的講解,蕭平才知道制鮑這門手藝也不簡單,並不是單純地把鮑魚洗淨曬乾就行的,其中的訣竅和關鍵可不少,無論哪一步稍有差池,最後製成的幹鮑品質就會受損,對其價值的影響自然也非常大。
其實曹安邦不但是位極富盛名的廚師,在制鮑這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沒用多久就處理好了手中的鮑魚,一面把處理好的鮑魚展示給蕭平看一面道:“接下來就是曬鮑了,在曬鮑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陽光、溫度、空氣溼度等因素,將鮑魚曬到恰到好處的程度。這一步驟全靠經驗的積累才能做到完美,不過我會把多年來的心得寫下來交給你,應該會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您啦,曹老爺子。”聽了曹安邦的話,蕭平誠心誠意地向他道謝。
曹安邦多年來制鮑的心得可是非同小可,他說有所幫助只是自謙的話,絕對能讓蕭平這個制鮑新手的水平有突飛猛進的進步。事實上在制鮑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經驗。曹安邦把他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蕭平,也說明雖然他和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