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品:下街往事
作者:潮吧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非常男人的書:一段難以磨滅的血性回憶,一部赤裸的人性記錄,尖銳、粗野、滾燙,愛恨情仇凝結的震撼在字裡行間瀰漫擴散,讓人喘不過氣來。
區別於一般的黑幫小說的故弄玄虛,《下街往事》是一本真實甚至些粗礪的書,不偽飾,不造作,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講述了一位混跡於黑道之中人物的成長史,稱得上是一部現代江湖傳奇紀錄,作者透過敏銳的目光揭示社會底層人物生活生存的狀態,以寫實的手法,還原那個特殊年代的真實生活,小說的主人公生於文化大革命之始,整個童年時代都生活在瘋狂暴力與血腥之中。在這個災難的十年中,他的身上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由此讓他產生了只有暴力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念頭,並想靠暴力闖出了一點名堂,結果他把自己送進了監獄。從監獄出來後,雖然也渴望從此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嚴酷的社會現實並非他想像,於是他再一次重操舊業,並在黑道上越走越遠,最終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上身上始終籠罩著人性之光,使得這部小說有了一種人性觀照與悲憫的高度。作家慕容雪村這樣評價作者道:“這是個墮落的年代。有人被河水溼了鞋,有人被桃花迷了眼,但總有栽草的人,用文字和韻律,在紅塵的河岸上築堤守望,守望滔滔流年。作者潮吧就是一個獨行的徜徉者,一個位酒後依然清醒的歌者。” 作者為我們勾勒了黑道芸芸眾生相,人物形象逼真,個性豐滿,情節緊張刺激,高潮迭起,文筆生動機智,冷雋熱烈,讀後的確讓人熱血沸騰,不忍釋卷。
作者簡介:
潮吧,青島人。1983年因一次酒後鬥毆被判入獄2年,出獄後混跡黑道,經歷無數挫折。
2003年接觸網路,並以潮吧這個筆名發表小說。其短篇小說散見於《當代人》等文學期刊。
2004年完成的黑道長篇小說《獄蛆》、《無處容身》曾在網路上掀起巨大浪潮。
2006年底完成長篇小說《決不饒恕》,文中大量描述了黑道人物在現實中的掙扎,以獨特的文筆與思想顯露了驚人的才華。
正文
引子
1983年,我18歲,英氣勃勃,充滿野性,時常幻想自己是那隻在風暴裡穿行的老鷹。
18年後,我明白自己不過是一個遍體鱗傷的老混混,哀嘆著曾經的輝煌,躑躅在城市繁華的街道,輕得如同一粒浮塵。
18歲那年,我認識了後來成為我老婆的楊波↓十六歲。瘦得像勾針。
那時候我剃著光頭,穿一尺二的喇叭褲,嘴唇上粘著一個沒有過濾嘴的菸頭,歪頭斜眼,一幅無賴相。
我蹲在馬路牙子上。忽然有一小塊陰影越來越大地從天上罩下來,接著,眼睛就看不見了,鼻孔裡滿是洗衣粉的味道,一件溼衣服從天而降,把我的腦袋蓋住了。扯掉衣服,我抬頭看見樓上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後腦勺一閃就不見了。
這是一件繡著花邊的黃格子襯衫,像是女孩子的衣服,估計是那個馬尾辮的。
我想衝樓上喊兩聲,讓她下來拿,不然我就帶回家了。
把衣服甩到肩膀上,剛要走人,身邊突然站了一個漂亮得幾乎可以殺人的女孩。她不說話,側著身子看我,一隻手半伸出來對著我。陽光透過樹葉漏下來,星星點點打在她的身上。
我眯著眼睛沒有說話。不是我不想說點兒什麼,我實在是說不出話來了。
這就是楊波。出場太炫,很要命。
第一章 下街人物
打從記事兒起,這條街一直被稱做下街,解放後才有正式的名稱——安平路。
解放前,此地類似於城市裡的貧民窟,蓋房子沒人管以,城裡拉洋車的窮哥們兒就聚到這兒來了。拉洋車的兄弟有的是力氣,剷除荊棘和茅草,用廢磚、亂石壘起了一片簡易房。為了出行方便,他們在兩片房子中間留了一條很寬的路,這大概就是下街的雛形了。後來,挑滌捎腳的哥們兒來了,沿街剃頭的“待招”們來了,賣大炕的窯姐兒也來了……從此,這條不算大的街就有了不凡的歷史′然經年流轉,但遺風使然,街上依舊出產頑劣子弟和浮浪女子,他們使下街這個地方在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中聲名遠揚。
我爺爺說,他拉著洋車在這裡壘起屬於自己的房子時,下街的西面有一條長滿蘆葦的河。夏天,滿河都是洗澡的人,男人光屁股,女人穿大花褲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