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nk’s Redemption。否定也是一種信仰
親愛的漫兒:
喜歡周國平,喜歡展示人性黑與白的電影,我的兒子在我眼裡差不多就要變成一頭架著犄角的梅花鹿了!關於魯迅,你說過你不喜歡他。可能是你從媽媽這裡繼承的詩人情懷,不大喜歡金剛怒目式的戰鬥檄文吧?他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在一個黑暗的亂世,有良知如魯迅者,惡人在屠殺他的同胞和他至親的朋友,他磕門而去,連鑰匙都不要了,還講什麼溫文爾雅?毛澤東稱他是“獨立支撐的大樹”,更有許多當時和現代的人贊他為“民族的脊樑”,先生都是當之無愧的!他把自己的心都煮了,你還能讓他怎麼樣?比之同代的郭沫若,還有後來的錢鍾書“大師”,他的人格都是不可企及的高。說來慚愧,媽媽自覺還是一個有點骨氣的人,但和先生比起來,媽媽的骨頭簡直就是煮熟的麵條提不起來了。
你說的沒有信仰,我認為這是輿論的誤導。否定也是一種信仰。一個愚昧無知的農夫,他不信天不信地,只信問心無愧地過日子,一日三餐,傳宗接代,苦心勞碌地養活自己的老婆孩子,你能說他沒有信仰嗎?信,而必得“仰”,這其實很不正常,就連上帝,他的本意也不是讓人當神敬,而是把貧弱和苦難抱在懷中,用慈愛溫暖人間。任何白雪堅冰式的偶像,和那些清高到不食人間煙火的所謂“理想”,都是騙人的東西,在一個理性覺醒的年代是根本沒有說服力的。比方說,你小時候媽媽要上班,又得還上大學時借的賬,只能忍痛把你送到鄉下,讓你吃了那麼多苦,身上留下傷疤,心上結痂重重。可是,那天你看到那首《題孩子小照》,一下子就明白了媽媽的心,那一刻,你深深感動的面容,讓媽媽從此釋懷,這等恍惚如清月朗照的心境,豈是大道理所能通達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畢海大三(2002。10—2003。1)(5)
偉大的價值是什麼?在你身旁,
枝條上的花朵閃閃發光,與你輝映。
沒有神靈會否定它、試探它、掩藏它,
她是那天上的太陽,傷害了我的心。
——拉弗特里
親愛的兒子,還記得你細心繞過熟睡的媽媽,躡手躡腳開門出去,毒太陽根本曬不到你,因為你忽略了它。你撿起一根樹枝,在鐵欄杆橋上一路敲打出自己的音樂,慢慢從南岸走到北岸,再折向西,一路經過那些你用三歲的小小心靈命名並輕輕呼喚著的草和樹,最後到達那座橫跨汙水河的雙亭橋,聽一會兒水聲,抬起腦袋,看看天上的太陽,然後轉過身,用同樣的興致原路返回……還有上學路上大孩子們的攔路打劫,青草和碎磚下面的西瓜蟲,舔上去有點苦的癩蛤蟆,還有林場裡那一行泊著新月的白楊……就是這些細小的事物,每一想起,就叫你心中起一陣溫暖的風,像是另一個你沙沙地掠過,難道你不認為這才是屬於你的光源,是你生命中最可寶貴的珍藏?與之相比,所有書本上的麗辭豔語又算得了什麼呢?除非它能喚起過往那些只屬於你的隱秘內心的片段,讓它們青草一樣綠上心來!
親愛的兒子,就在你身邊,“枝條上的花朵閃閃發光,與你輝映。”你的化學老師打電話給你,你的同學耐心地和你在網上瞎扯,你考了個理想的分數,你的笨老媽發過去一封讓你咧嘴一笑的郵件,還有一餐可口的飯菜,去教室的路上遇到個素不相識的美麗女孩兒,一陣刮在臉上讓人愜意的風,一片飄然落在腳邊的成熟的銀杏葉……孩子,這就是至美與至善的方磚,又何必捨近求遠地到那些騙人有餘底氣不足的所謂聖賢那裡拾人牙慧呢?
只管用自己的心靈去走訪世界吧,你自然會發現許多別人看不見遇不上的好東西,更會發現一些人振振有詞不過是吹大牛而已。真理的質地很樸素,理想也從不需要扯旗又放炮。
《小王子》
親愛的媽媽:
最近比較忙,而且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所以沒有回信,不好意思。
曲繁星的信我馬上就會寫,唉,我真是太自私了,前一段時間只顧忙著對影自憐,一心以為自己很不幸,想想真是可笑呀。
昨天,我的上鋪買了一本《小王子》,我搶過來又看了一遍,竟然看得流了淚。真是本好書,我以前讀起來怎麼就沒感覺呢?裡面當然不能說一點作秀的成分都沒有,人在世界上行走,不可能完全不做給別人看,但這本書至少是迄今為止外國作家裡保留真性情最多的一本了。以前讀的時候總覺得沒什麼意思,而且那麼短,一點都不過癮。現在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