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懶的爬起來,道:“還是走回去吧,一公里的路,當是鍛鍊了。”
酒店內,下了車的四個人並沒有立刻上去。
吳晶晶手持PDA,饒有興趣的問道:“據我所知,前段時間,陳氏集團都在打問著購買紙廠,你有意進軍紙業嗎?”
她可不是隨便問問的。
陳易能花10億美元購買馬來西亞的證券公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同時也證明了陳氏集團的實力——對於外界的先生們來說,他們可分不清陳氏集團和金生證券之間的關係。多數人都將陳易當作是陳從餘推上前臺歷練的兒子,而非將他當作是獨立的公司董事來看待。
如果陳氏集團紙廠僅僅將購買紙廠當作進軍紙業的衝鋒號,那印尼的各種製紙集團必然首當其衝。
對於雙方來說,這是一次相當重要的非正式會面。
兩個女孩子都不吭聲了,讓他們安靜的交談。
陳易思考片刻後,道:“我準備購買至少一家特種製紙公司,是否購買相應的紙漿公司,我還沒有考慮。”
現代的製紙工業相當龐大,價值三五十億美元的集團俯首皆是。
聽說僅僅是一家特種製紙公司,吳晶晶放鬆下來,覺得這可能是他們用來供應自己集團內部的紙業工廠,便笑道:“我們印度尼西亞紙業集團,向全世界提供紙漿供應的,你的特種製紙公司,也可以購買我們的紙漿。”
“就怕你們沒有。”
“哦?”
“我要純木漿,不含有任何其它成分的,要求同一種樹,木質越硬越好,密度越大越好……”陳易大致的說了自己的需求,聽的吳晶晶直翻白眼。
紙漿公司大量生產的時候,是一片森林一片森林的砍伐下來的,要說用原木沒什麼稀罕的,但用同一種木頭卻是相當的麻煩,至少是不符合操作規範的。
這等於是多了一道工序。
當然,真的讓吳晶晶詫異的是陳易對木頭的要求,諸如紅松木,黑胡桃木之類的木材,即便是極差的不能成材的品種,也不會用來造紙,那些三五年就長起來的豐產林,與這些三五十年才能長起來的林子,紙漿的價格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碎屑的價格卻不同。
諸如紫檀木、黃花梨之類的名貴樹種,用它們的下腳料做成的佛珠、飾品等等,在商場內的售價一點都不比四等玉器便宜。
“你的要求還真是特別。”吳晶晶想要合作的心思淡了。
放下PDA之後的她,無論是穿著動作,都很有古典美女的風範。大約是中國大陸的數次運動,令傳承喪失的一乾二淨,反而是海外華人,依舊保有著部分民國前後的穿著習慣。
陳易理解的笑了笑。他的要求,註定會增加生產成本,降低勞動效率,不僅如此,特殊的要求往往意味著需求量不會太大。印尼紙業集團是東南亞有數的紙業集團,生產規範且規模巨大,對特殊紙張反而缺少興趣,至少是對利潤總量不大的特殊紙張生產缺少興趣。
陳易卻覺得是個機會,說道:“不要你們生產紙張,只要提供紙漿原料就好……”
吳晶晶很聰明的回答:“那和生產紙張的區別不大了。
她沒有堵路,卻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價碼
“畢竟是有區別的,例如,把你們本來要塞到機器中的好木料挽救下來。”
“我們當然不會用高檔木料生產紙漿,都是要單獨出售的。”
實際上,他們經常將高檔木料生產了紙漿,不是老闆想要這麼做,而是員工沒心情去做分揀,上級也沒有如此要求。
如果不是有大批的高檔木料的話,紙漿廠是不會特意做區分的。
像是這些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大型企業,規章制度極其嚴格,最不喜歡的就是意料之外的東西,例如突然出現的有價值木料。
他們恨不得所有的木頭都是一個樣子的,省卻了化學原料的調配。
陳易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道道,但看得出吳晶晶是待價而沽,於是只是留下個郵箱,笑道:“我是個能出得起價格的人,但要看你們能不能生產出相應的東西了,容後聯絡?”
“好。”吳晶晶起身握手,同時也留給了他一張名片。
哪怕兩手相握,陳易注意力依舊集中在她的眼睛上。
真像是漂亮的星空。
那深黑色的眸子。
目送三人走進電梯,陳易坐在酒店的吧檯上,要了一瓶啤酒,繼續喝著。
羅小山氣喘吁吁的走了進來,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