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頁)
中的一員——並不實際上為組織奉獻,而只是存在於功勞簿上,就像是他們的前輩那樣。金斗娜長輩中,即不乏此等成員:有身份、有地位、有退休金以外的收入,同時什麼都不幹。
陳易正在閱讀的,正是這樣一群不靠譜的執行人或前執行人所書寫的報告。為了完成定期的“彙報”要求,各種執行人提供了連續劇式的不著邊際的策劃書。
“開拓月球資源”
策劃人從40年前開始撰寫此文,至今未結束。
“為30年後的火星開發做準備。”
此君肯定會很後悔他曾經給予本文的時間界定,如果5年內他不掛掉的話,就要開新的篇章了。
“海洋基因工程決定未來30年的食物供應。”
年輕人沒有規劃,20年後肯定要後悔今天時間寫的短了。
以前,陳易每次看到這些東西就會想笑,不過現在,他卻頗為仔細的翻找著,幾乎是每篇都看個開頭,有時候還要思考一番。
金斗娜對此不太能夠理解的問道:“你具體想找什麼?”
“理想主義的實幹家。”
“理想主義的實幹家?”金斗娜必須重複一遍,才理解這樣的中文。
“沒錯,我想要個人,嗯,也許是兩三個人,互不相識,各自掌握一部分專業知識,非常基礎的。”陳易按著滑鼠,道:“懂得工業,懂得農業,懂得畜牧,野心不太大,社會關係比較簡單的人,最好能懂一點管理。”
金斗娜笑著扭扭腰,說道:“你的要求還真不少,但這種實用的知識,在組織內可不實用。”
“中文用的不錯。”陳易讚了一句,自己繼續看了下去。
他是在為自己的殖民目標做準備。
開發西大陸勢在必行,而靠自己一個人,既不現實也浪費時間。
經過長時間的試驗,陳易已經確定,無論是光門或者地鐵,其存在都是僅僅一一對應於自己的,其他人要想使用這些好東西,都得有他的參與才行。否則不能透過光門,不能進入地鐵,而就算是有他的參與,任何人也都不能穿過光幕。
用自大的語言來闡述:我就是神選者。
陳易不知道什麼樣的神為什麼選擇了自己,但他決定好好的利用這樣的機會——無論在人類數百年的發展史中,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是否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過,但肯定沒有人好好的利用過。
藏著掖著,小打小鬧,肯定能做一個富家翁,說不定還能支撐一個富貴世家的崛起。
但陳易已經是一個富家翁了。
陳家已經是一個富貴世家了——甚至還要高等些。
有這麼好的基礎,陳易自然是不滿足於偷偷摸摸賺錢的目標。
雖然,目前的光幕籠罩範圍是5公里半徑,但對於一些殖民者來說,5公里半徑的地區,已經足夠做為橋頭堡了。
光幕籠罩的範圍肯定能夠擴大。至少就其猜想,一隻始祖鳥的化石,興許就會有巨大的改變——儘管世界上只有10塊始祖鳥的化石。
但陳易有意不去改變光幕的範圍。
畢竟現在,他能夠將西大陸的光幕,控制在運村周邊,將地球上的光幕,控制在原濱江地鐵站周邊。
而今的重點,首先是利用當地土著來進行建設和發展。
同時,自己也鞏固江北武館的力量,使之能夠在萬一的情況下,保護自己。
就像是當年的殖民者們一樣,要想發展一個地區,靠自己一個人,遠不如遷徙一些平民過去來的實際。
陳易目前鬥技8級的水平,距離王國騎士也就是一步之遙——鬥技9級的騎士們,實際上很難對他的生命產生威脅。他在西大陸自保有餘,只要做好一切前期準備,安全方面還是有所保障的。
不過,對於進入殖民名單的平民而言,事情稍微有點複雜。
陳易不能在離開地球前,告知他們此行目的地,而到達西大陸之後,也無法提供給他們太多的諮詢。最重要的是,殖民將不可返回。
這將是西大陸殖民的原則之一,由陳易制定,陳易執行,陳易遵守。
正因為如此,他還需要一個組織,一些管理者來貫徹自己的計劃。
人類發展研究會,看起來是個現成的殼子。
反正殖民不得返回,被選中的傢伙們,不管是尊重組織還是畏於組織的力量,都得乖乖的在西大陸發展陳易的產業。
“這傢伙如何?”金斗娜的詢問,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