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4/4 頁)
是殺傷力,不是精度……”
“射中幾箭算優秀?”佘雷固執的問。
一位男運動員走過來,笑道:“70米靶面122厘米寬,靶心直徑12。2厘米,白黑藍紅金五環,相鄰的差2分,平均得9分的成績算優秀。”
佘雷一聽,不難,手上的骨箭“嗖”的一聲就出去了。
“每支箭30秒鐘……”這位說了一半不說了。短短的10秒鐘,佘雷已經射出了5箭,這還是他壓制著想要一個好成績的結果。
學員們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吳晶晶等人卻驚訝的停下了訓練。
又是15秒後,佘雷放下了弓箭,得意的笑道:“10箭92環,還不錯吧。我說我會射箭的。”
“把靶取過來。”吳晶晶說了一句,轉過頭來,正容道:“你剛才說,是哪個武館的?”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厚甲重弓
在諸如奧運會之類的比賽專案中,運動員的弓械都是相當高科技的產品,有瞄準器確定位置,允許安裝穩定器或飛行防震器以保證箭矢的飛行平穩,響片和平衡杆輔助射手的發揮,箭側墊更是專業細緻到古代弓手完全不能理解的程度……
實際上還有更好的裝備,響片可以換成是電動的張弓指示器,瞄準器上可以加裝稜鏡、透鏡等放大器具,水平儀和相應的電子部件就更過分了。同樣為了瞄準,弓弦上還能裝備“窺視孔”……
總而言之,現代弓箭的一切改裝,都是為了追求極限的精確。相應的力量要求就小多了,基本上只要能射穿70米之多90米外的靶子就行了。如果需要的話,弓道聯盟甚至可以倡議改變靶子的硬度,從而讓碳素箭藉助更小的重力勢能就可戳穿箭靶的程度。
在場的運動員,用的都是這樣的高科技弓箭,他們見過傳統弓箭,用過傳統弓箭,甚至學習過此種弓箭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但卻很少見到別人以傳統弓箭正式射擊。
25秒射出10箭,這在現代弓箭比賽中,絕對是愚蠢的表現。
但佘雷的表現卻好的驚人。這略微的超過他平時的速度,精確度卻沒有下降,可謂是超常表現。
他也自信這樣的成績達到了極限,洋洋得意的笑著回答吳晶晶的問題,驕傲的抬起頭道:“我是陳氏武館的二級學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