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整體運輸還是分批運輸,他根本不管。但不管柴油怎麼用著方便,西大陸畢竟不能自產,而水寨附近的河流眾多,無論攔哪一條,電量都夠一個小寨子用了。
俞偉超點點頭又搖搖頭,道:“沒有足夠的工人,我們現在主要就是把重機槍架上了,剩下的開工率不足,磚頭也用不了那麼多,用電量不大。”
這等於是半停工狀態,但俞偉超的問題也是非常現實的。
別說佘雷根本不懂機械方面的知識,就是清楚明白,兩個人也不夠用的,那小水電專案更不用說,再簡單都得幾十個人幫襯著做。
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了。
陳易說“我知道了”,然後又順走了大半袋子的蜒螺貝,在俞偉超等人期盼的眼神中踏上歸途。
要是沒有這些蜒螺貝,他可積極不起來。
但光是有蜒螺貝,似乎也不行。
……
江寧的政壇波盪不斷,像是搶食的魚池,總有一兩隻不安分的傢伙跳出來,或者叼到一顆誘餌,或者被釣走了事。
陳家人反而慢慢開始冷眼旁觀,放任各系人馬在江寧衝殺。離開的日子久了,很難一下子拉出合適的人選在合適的位置上,與其讓別人佔便宜,不如自己偃旗息鼓,積蓄力量。
不過,雖然沒有再獲得更重要的位置,但至少有三四名官員,正在做著調往江寧的準備,其中既有陳老當年的秘書,也陳家人的同學親戚。江寧的級別較普通的地市為高,值得吸納的只有黨政機關的主要領導,或者部委的司局領導,他們手上都有正在做的事務,一紙調令不僅引得各方反彈,而且也不利於其本身的發展。
但像是何家之流,雖然有實力在江寧和陳家別一別苗頭,可真的放眼國內,底蘊就遜色了,此時亂像一起,想不爭都不行。
陳易看在眼力,樂在心上。對何復漢,他老早就不爽了,徹夜通宵開會,可不是件好玩的事。
同一時間,武館的評級也進行的轟轟烈烈,劉歆瑜先是透過政府的檔案和職工們的各種資格本進行初步評級,然後再一一談話修訂。至於忠誠度的評價,則主要根據家庭情況和思想穩定程度來進行。
這種考核方式自然而然的平息了一切學員們的反抗,但陳易坐鎮武館,根本不給他們討論的資格,就是一句話:不願繼續在武館內學習和工作的人員,可以自由離開。
而按照進入武館前所簽署的協議,離開武館既不能教授體術,也不能使用體術,否則就要賠償鉅額款項。很顯然,以武館的能力,他們想要正當的索要賠償,還是不正當的索要賠償,都是學員和職工們無法抵抗的。
此種強硬的架勢,雖然令人很不開心,但不可否認,武館的確沒有與學員們討論的義務——更準確的說,陳易對於不能達到目標的學員,從來就沒有把他們當作是學員。
跟不上節奏的不是落後,而是淘汰,從古自今皆然。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內部矛盾(1)
晌午剛過,陳氏武館的學員和職員們,就圍在了小廣場的影壁前,看起了各自的評價結果。
其中學員只有忠誠度的排名,職員卻有能力和忠誠度兩項排名,最高的為A+,最低的是E…,相差15級。
“聽說以後的工資,也要按照評價來了。”
“不吃大鍋飯好,哪有私企吃大鍋飯的。”兩個職員悄悄的說著話。
但他們的意見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意見,尤其是那些早期進入武館的職員,以前的動機且不論,現在主要就是混碗飯吃,3000塊的薪水不少,可畢竟沒人閒錢多的。此外,他們的資格夠老,平日裡工作也好偷奸耍滑,甚至指揮著後面來的職工去做,現在有了評價體系,一旦排在了CD級,總不好去指揮著AB級的去幹活吧,人家理不理你還不一定呢。如此一來,豈不是所有的好處都沒了。
“這種評價太扯淡了吧,誰知道怎沒算的。”
“分數公佈在邊上了,沒看到?”
另有人則嘆道:“這是為了減錢吧。”
“才拿了幾個月的錢。”
“別是落在後面的,給搞什麼末位淘汰制。”
除了早期的職工之外,後面轉為職工的先生們,最怕是的是被辭退。武館當年都是放開了收人的,大齡青年沒少加入。他們一些人是有家有小的,一些人在這大半年內,陸陸續續的都結婚了。加入武館,留在武館,都是為了那筆津貼或者薪水,如今排在後面,眼看著有可能被掃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