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之間的對話到達哪一種程度。這一點和升遷路線的人一樣,有相當多的限制,所以一切還是得看本人有沒有用心去做。
在派駐前往的公司後,埋頭於工作不是不好;但是心靈還是要稍做調劑,取得和私生活之間的平衡:
①首先和妻子多溝通;
②針對目前的生計狀況和未來生活所需取得共識;
③自己的工作改變的時候,收支如何取得平衡?有紅利或獎金要怎麼動用?
針對以上各點,應該要先商量好才行。
對於妻子希望先生做些什麼(女性則站在相反的立場,思考先生希望妻子做些什麼),應該要先了解清楚。
也就是說,例如:妻子可能希望先生早點從公司退休,一起享受快樂的退休生活;相反地,或許也有妻子希望先生所在的公司當中,有升遷的機會。
或者在派駐外地的時候,先生本身可能想嘗試以前沒做過的工作內容,例如:以前一直是從事跟行政相關的管理工作,但現在卻想去嘗試看看企劃的工作;但是妻子可能會認為先生應該還是會繼續從事跟行政相關的管理工作。換句話說,夫妻之間對於將來的遠景有落差,但是彼此卻沒有發現,這種例子相當多。
這種情況一樣會發生在妻子也有工作的例子上。或許先生認為妻子對工作只是抱著一時興起、玩樂、打發時間的態度;但是妻子卻很認真的將工作當成一生的事業,這種例子也不少。
這一點是相當具有關鍵性的。因為這種事而導致夫妻兩人信賴關係和共識破滅,這種例子很多。
尋求家人的同意和協助
一般來說,從四十五歲到五十歲這段時間,是比較不可能期望收入會大幅增加;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五十歲到五十五歲之間可能會成為支出最多的時期。這時自己的收入別說是增加,還有可能成為公司減薪的物件也說不定。
雖然孩子們可能會在這段時間,剛好上大學、研究所、高階科學院,但是也可以考慮讓孩子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所以不要因為收入的問題,而向調派前往的公司妥協。
也就是說,雖然工作內容如自己期望的一樣,但是因為收入減少,所以辭職,這種做法我們並不贊成。
對於第二人生來說,這樣的做法是本末倒置。應該是要想想如何解決家的生計,如果有不足的部分,應該有怎樣補足的想法才對。
當然,有一個方法是同派駐公司交涉,要求提高薪水;但是如果要求的薪水高,相對地公司也會期望你有值得公司為你加薪的工作能力,但是過了四十歲以後還要這樣勉強自己,實在很困難的。
所以看看自己的生計支出,即使是派駐公司給的薪水不夠,但是能接受工作內容的話,應該要想辦法補足支出的不足部分。
例如可以動用某部分的存款,或是讓太太和小孩幫忙。當然這種情況將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例如:孩子上大學或是研究所,暫時性的教育費用,就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度過難關,然後再以未來生活為基礎,進行生活規劃。
派駐外地人,在某種程度上生活應該算是安定的;但是就像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只要一張人事命令,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去怎樣的新公司面對新的工作內容。也就是說,看似安定,其實卻隱藏著不安定的因素,這就是派駐外地路線的宿命。
而且會依情況不同,也有人在這個時期考慮走向轉行路線,或是自立門戶,甚至於是選擇悠閒自在的路線。在即將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轉變時,最好先整理好自己的想法。
〈四〉獨擋一面的人際關係
珍惜現在的你身邊的人
針對派駐外地路線的健康管理,最希望各位注意公司環境的改變。說到環境的變化,轉行、獨立自營、悠閒自在路線的人所要面對的變化可能更大,派駐外地的變化可能還比較小。
針對擴充套件交際圈這一點,透過新工作環境,應該會有認識新朋友的機會;但是不只如此,在派駐外地以後,以前的待的公司、所認識的朋友這時就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所以四十歲的人應該要好好珍惜現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或是透過工作認識的朋友們。即使現在有再好的聲望,如果一旦立場改變了,大家紛紛離你而去,這種交往方式錯誤的。如果抱著反正我在這家公司也不會待很久這種過客心理的話,在公司裡到處和人起衝突,到你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人在你背後批評你,這種情況應該要避免。至少要注意不要留下爛攤子讓後面的人收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