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教週刊——《通問報》,兼與華人助手蔡爾康翻譯了好幾種書籍。我父親因受了範禮文牧師(Rev。 W。 L。 Warnshuis)的影響而得初識所謂“新學”,由是追求新知識之心至為熱烈。林樂知先生的《通問報》,報費每年一元,獨為吾父之財力所能定閱的,而範禮文牧師與吾父最友善,將其所能得到的“新學”書籍儘量介紹。他藉林樂知的著作而對於西方及西洋的一切東西皆極為熱心,甚至深心欽羨英國維多利亞後期的光榮,復因而決心要他的兒子個個讀英文和得受西洋教育。我想他對於一切新東西和全世界之好奇之心和詫異之情,當不在我個人之下。
一日,他在那週刊上看見一個上海女子所寫的一篇論說。他放下週刊,嘆一口氣,說:“哦,我怎能夠得著一個這樣的媳婦呢!”他忘記他原來有一個一樣聰明而苦心求得新教育的親生女兒呢。只是他因經濟支絀,又要幾個男孩得受高等教育,也是莫可奈何,這我也不能埋怨他啊。令他自己的女兒不能受大學教育,是他一生最痛心的大憾事。這是做父親的才能明白。我還記得當他變賣我們在漳州最後的一座小房子,以供給我哥哥入聖約翰大學之時,他淚流滿面。在那時,送一個兒子到上海入大學讀書,實為廈門人所罕見的事,這可顯出他極熱的心腸和遠大的眼光了。而在一個牧師,每月受薪僅得十六至二十元(只是我如今給家中僕人或廚子的工金),更是難之又難了。然而領得一個學額,加以變賣舊產,卻籌得送家兄入大學之最低額的學費了。後來家兄幫助我,而我又轉而幫助我弟弟,這就是我們弟兄幾人得受大學教育的機緣,然而各人尚須幸得領受學額才能過得去。
我由基督教各傳教會所領受的恩惠可以不必說出來的了。我在廈門尋源書院所受的中學教育是免費的;照我所知,在那裡歷年的膳費也是免繳的。我欠教會學校一筆債,而教會學校(在廈門的)也欠我一筆債,即是不准我看中國戲劇。因為我在基督教的童年時代,站在戲臺下或聽盲人唱梁山伯祝英臺戀愛故事,乃是一種罪孽。不過這筆債不能算是大的;他們究竟給我一個出身的機會,而我現在正圖補救以前的損失,趕上我的信邪教的同胞,以求與他們同樣識得中國的戲劇、音樂,和種種民間傳說。到現在我關於北平戲劇的知識還有很大的缺憾。在拙著《吾國與吾民》一書中,我已寫出,當我在廿歲之前我知道古猶太國約書亞將軍吹倒耶利哥城的故事,可是直至卅餘歲才知孟姜女哭夫以至淚衝長城的傳說。我早就知道耶和華令太陽停住以使約書亞殺完迦南人,可是向不知后羿射日什落其九,而其妻嫦娥奔月遂為月神,與乎女媧氏煉石——以三百六十五塊石補天,其後她所餘的那第三百六十六塊石便成為《紅樓夢》中的主人寶玉等等故事。這些都是我後來在書籍中零零碎碎看得,而非由童年時從盲人歌唱或戲臺表演而得的。這樣,誰人又能埋怨我心中憤恨,滿具被人剝奪我得識中國神話的權利之感覺呢?然而,我剛說過,傳教士給我出身的機會,後來我大有時間以補足所失,因為年紀愈長,求知愈切,至今仍然保留小孩子的好奇之心啊。多謝上天,我還沒有失了欣賞“米老鼠”漫畫或是中國神仙故事之能力。
第三章 在學校的生活
父親決心要我們進聖約翰大學,因是那時全中國最著名的英文大學。他要他的兒子獲得最好的東西,甚至夢想到英國之劍橋、牛津、和德國之柏林諸大學。因為他是一個理想家。當我留美時,以經濟支絀,迫而離美赴法,投入青年會為華工服務。後來寫信給他說,我已薄有儲蓄,加上吾妻的首飾,當可再去德留學。我知道這訊息會給他以未曾有的歡喜,因為他常夢想著柏林大學啊!吾父與我同樣都是過於理想的人,因為我父子倆都欣賞幽默和同具不可救藥的樂觀。我攜同新婦出國留學之時,赤手空拳,只領有半個不大穩的清華學額和有去無回的單程旅費。冒險是冒險的了,可是他沒有阻止我。這宗事凡是老於世故的人都不肯輕試的,然而我居然成行了。我顧忌甚麼?我常有好運道,而且我對於自己有信心,加以童年貧窮的經驗大足以增吾勇氣和魄力,所以諸般困難,俱不足以寒我之膽而使我不勇往直前。
吾父既決心要我學英文,即當我在小學時已喜歡和鼓勵我們弟兄們說英語,識得幾個字就講幾個,如pen,pencil,paper等,雖然他自己一字不懂。他嘗問我一生的志向在甚麼,我在意時回答,我立志做一個英文教員,或是物理教員。我想父親必曾間接暗示令我對於英文的熱心。至於所謂物理教員,我的原意是指發明機器。因為當我在小學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