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待他們恩同再造,他們竟然不長心眼,那麼容易就收人挑唆,聚眾鬧事兒。回頭我一定好好整治他們。”
“不。”宋慈的話卻讓斛律光驀地一驚,卻聽宋慈繼續說道,“不管幕後指使之刃究竟是不是教官們,其目的,恐怕更多的不是為了爭功,而是阻撓指揮使出兵。”
斛律光的兩隻眼睛立刻瞪了起來,這可不是一般的懷疑買如果有任何證據支援的話,那麼就可能意味著幕後之人的目的是阻撓康寧的這次討伐行動。
但這也有點誇張了吧。這裡可是青州府,是康寧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將之變成後院的青州府。
“什麼人有這麼大的本事?”
聽到斛律光的疑問,宋慈笑了笑,答道:“什麼人有這樣的動機,他就會想方設法有這樣的本事。”
斛律光冷冷的看著對方,牙縫裡蹦出兩個字。
“王森!”
宋慈道:“正是!”
“那他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我還沒查清楚。但有一條我們比需要注意。那就是馬上出兵!”
斛律光一拍桌案,讚道:“對,他越是不想讓咱動彈,咱就越得告訴他們兵貴神速!”
“沒錯,剛剛將軍震懾了宵小,也振奮了人心。眼下正是趁熱打鐵的好時候。不如將軍立刻稟報公子,我們現在就出兵。小弟願意跟隨在軍營之中,查出奸細。”
“好!”
於是,斛律光麾下的團練士兵們,在經過幾個月的簡單訓練之後,將迎來他們的第一次遠征。
被巴解戲稱為螃蟹陣的步兵方陣,也將在這次遠征當中大振神威。(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子非天之子,天道之子
煙塵騰起似輕紗,星海迷離酔瞳眸。
康寧四腳朝天的躺在剛做好的簡易吊床上,感受著大明朝的工匠們帶來的,超過後是想象的舒服。
當“穿越”這個詞褪去最初的熱忱,逐漸被理性分析的時候,很多關於古代的生活難題被提了出來。然而康寧今天才知道,後人無論如何假設推理,都無法準確的瞭解這裡的生活。那些在推理之中的困難,或許早就被信奉經驗主義的先人巧妙地克服。而先民們所實際面臨的問題,則有很多出乎後人之意料,卻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眼下康寧所能夠享受到的待遇,恐怕就是後世的人所想不到的。
不過他也沒那個興趣向後世之人炫耀。他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軍師,宋慈和斛律光送來的東西,你看過了沒?”
諸葛亮在一邊對月獨酌,平時和他在一起的劉勰正趴在宋代各種文抄之中不能自拔。
“今妹兒(今天)送來的報告倒是嚇了我一跳,想不到就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他們竟然依舊有人可用。想不通啊,究竟是哪裡的漏洞啊。”
康寧卻不急不躁的繼續他沒說完的話:“回頭想想,團練的軍官們都是我們的人,就連白蓮教安排進其中的密探臥底之類的,比如周印、王福這類人,也都已經被我進行穢土轉生了。實在是想不出來還有什麼人能夠有這麼大的能耐。除非……”
“除非是那些士兵們。”
康寧疑惑道:“幾個士兵能有什麼大的能耐?就算他們有人想要這麼做,能耐恐怕也是有限的。又豈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至少看發動起來的人數,就不是三五個士兵本身的能力能夠達到的。”
諸葛亮咪了一口酒,笑著說道:“主公正是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才在當初選擇士兵的時候,沒有嚴禁盤查吧。”
“篩不乾淨,盤查也沒用。從元末到現在,三百多年了,山東就一直是白蓮教的地盤。哪家百姓沒有和他們有一定的關係。篩不乾淨的。”
“那主公以後就不要說三五個士兵掀不起大浪來。”
康寧從吊床上翻身起來,問道:“你的意思是,當初進來的牽涉到白蓮教的人。絕對不止三五個。”
“至少三五十,搞不好三五百。”
康寧的臉色變了幾遍,最終還是慎重地問道:“要不要給他們派點人手去?”
諸葛亮嘿嘿一笑。道:“您不是已經派了嗎?那些軍官難道還捉不住幾個小嘍囉?問題在於那個動腦子的人,宋慈如果發揮正常的話,說不定會得到一條大魚。”
康寧雖然很討厭諸葛亮和他說話的時候使用敬稱,因為這樣老是有一種諷刺的感覺。但他既然頂著種種危險去做臥底。這種層次上的玩笑自然算不了什麼。何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