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這樣被人殺了,高應臣只覺得自己的臉上像是被人扇了一個大巴掌。
他當即怒不可遏的帶人繼續追擊,雖然有幾個部下覺得事情有點蹊蹺,但是都不敢出聲攔阻。
直到,他們進入了青州團練的大炮射程。
呼嘯的炮彈已經升空,沒有王森的手下知道他們為什麼會被佈置在這裡。附近這一片,顯然是青州團練早就已經設計好的埋伏圈。
到此刻,大勢已定。
康寧站在近處的山崗上,數算著敵人的四股力量該先消滅誰最好。
不過大炮卻沒有心情考慮他的想法,炮彈可不會認人。
於是,這一場沒有霍位元人參加的五軍之戰,就這麼進入了最後的收官階段。(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炮一響黃金還不到千兩
炙熱的鉛丸和鐵球,在高英車驚恐的目光之中急速下墜。
這一刻,他只感覺這一生都在追求的東西,已經距離他遠去。
他是第一個感覺到,王森的龐大勢力,是可以拿來對抗朝廷的人。
於是,他開始有意無意的在王森面前提及皇帝的好處,意圖得到從龍之功,或者自己上位成為皇帝。但王森是個什麼樣的人,精明的他早就已經看穿了高應臣的想法。只是在他的心中,也隱隱約約的有著這樣的想法。
不過她幸福的小日子整過的舒服呢,躺在教眾的燒香錢上高興地不亦樂乎的王森,還沒有迫切的想要造反稱帝的念頭。所以他對高應臣的態度,始終是在關注的同時予以冷淡。
就是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讓高應臣覺得是他自己的努力一直沒有到位,而不是王森看不起他的想法。他知道沒給人都向上爬的動力,於他本身而言,便是從一開始低階信眾,變成了可以在香金之中拿到一部分提成的高階弟子。
王森對於他也是十分賞識的,但這種賞識卻也是有限度的。他顯然沒有達到鱈魚的高度。
高應臣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他有時自己都在想,如果能得到鱈魚一半的信任度,或許,萬曆老皇帝早就應該被趕下臺了。
但是,現在擺在他面的事實證明,當初多虧了王森的不思進取,要不然。他們全活人早就死在造反的半路上。
其實他的想法並不完全政權。他們的造反可能不會成功,但也不會像如今這樣迅速的失敗。
在康寧的強大火力優勢之下,主要依靠冷兵器作戰的他們。是很難佔據優勢的。
而明朝的熱兵器裝備水平,雖然數量上還是比較可觀的,但在質量上除了參差不齊之外,就剩下偽劣產品較多的特點了。
所以,幾年之前他們如果真的一咬牙造了反,說不定還真能威脅到經濟地區的安全。
但是現在已然不可能了。朝廷已經注意到徐鴻儒的動態,而楊肈基則已經開始厲兵秣馬。
對於他們這群秘密結社的人員。朝廷很快就會出臺一系列的措施,把不能籠絡的統統處理掉。
掃尾的工作,甚至不需要康寧的大軍動手。朝廷的文官們在這裡含量嗓子之乎者也,就足夠讓某些一直不算堅定的信眾,重新回到他們以前被奴役的生活裡。
但是這些,已經不需要他操心了。
炮彈落下之後。包括高應臣在內的很多王森部屬。都已經變成了一團肉泥。
雖然現在的炮彈,基本上都是鉛球鐵球一類的東西,只能依靠火藥爆燃提供的動能作為殺傷力的來源,還不像之後的那些會爆炸炮彈一樣,在落地的時候就會製造出一個燃燒著火焰的大坑。
但是對於十七世紀的普通人來說,這樣的炮彈,也同樣有著竟然的威懾力。
至少在康寧的視野當中,漫山遍野都是狼奔豕突的人。
炮擊仍然在進行著。雖然對方已經有了逃離的行動,但效果實在是太差了。只有隊形邊緣的人。此刻才能順利的逃奔出去,如果被記載整支隊伍的中央位置,那就算你跑得再快,也有足夠的往日同袍,變成你現在逃命的障礙物。
康寧對此炮擊的滿意度很高,雖然她原本是想著將各路人馬各個擊破的,不過結局讓他樂觀的預測更快的變成現實,那就沒什麼好在意的了。
孫元化對這次炮擊的結局卻很是不滿意。在他的手底下的兩種大炮,表現出來的效能卻是千差萬別。
他現在正鐵青著臉,看著自己從濟南城帶來的資質火炮,在這些他一直以為是寶貝疙瘩的東西面前,另外一種大炮,也就是黃林製造的那一批,顯然優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