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第2/4 頁)
酒杯下了去。
插子笑道:“呵呵,還是子安、朱磊、大賈的眼力好啊,妍妍”賈,你倆可錯了一次嘍
蔣妍鬱悶地拍了下大腿,“我靠,那傢伙介紹時吹得天花亂墜的,我還以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呢,沒想到是假的!”
朱磊回頭諷刺道:“真也好,假也好,你起碼敢表言論,不像某些人。怕說錯,乾脆連猜都不敢猜了。”
我沒搭理他,注意力全部放在臺上。
“好,請下一件藏品
走上臺的是位五十歲不到的中年人,他手抱一個長方形扁盒子。面上是描金的竹林圖案,看不出是何物。聽主持人讓他做自我介紹和簡單描述藏品的來歷,他便道:“我姓錢,東西是從我一個好朋友手裡收來的他將木盒子擺在展架上,慢慢掀起蓋子,露出一個好像是硯臺的東西,它鑲嵌在木盒裡,似乎把盒子扣過來也不會掉下,旁邊,還有一塊白色的東西,圓形,不知作何用處,“ 朋友說,這是個硯盒,裡面有硯臺,也可以裝筆裝紙,包漿也不錯,肯定是老東西,所以,拿來勞煩各位專家鑑別一下
“你是多少錢收來的?”
錢先生道:“八萬。”
這邊,沈子安問了身旁的朱磊一句:“你不是要收文房四寶嗎?。
朱磊啞然失笑:“嚴格的講,這東西也不屬於文房四寶吧,硯盒?你見過有這麼大的硯盒嗎?還是木製的?還是這種離奇的造型?反正我沒見過,誰愛買誰買。”沒等大家說什麼。朱磊便賣弄道:“不用看了,這就是一現代工藝品。連仿的都算不上
沈子安也點頭道:“我也覺得是,沒見明清時期有這種硯盒啊?”
蔣妍咯咯一笑:“你倆沒見過的東西就全是假的了?不見得吧。我倒認為是真的,不然造假者費勁巴拉地弄出這麼個造型是圖什麼?。
大賈小賈顯然不同意蔣妍的觀點,“現在的造假者比以前機靈多了,就為了迎合你這種獵奇的心態,才弄出各種亂七八糟的離奇造型,嗯,反正我倆也看是假的,鏡子,你說呢?。
蔣妍一撇嘴,好像生了我的氣:“不用問他了,肯定又是一句不知道”。
我訕訕一笑,沒言語。
然後。錢先生滿臉期待地把硯盒抱到了專家面前。柳老師看了看,把東西遞給了安老師,安老師皺著摸摸盒子表皮,又把硯盒遞給趙老師。幾人竊竊私語地商量了一陣後,最後是陳老師說的話,“您說這硯盒肯定是老東西?我估計您是從包漿上看的,但咱們先拋開這點不談。說一說這盒子的造型,據記載。像您這件東西,明清時期還尚未現過,無論是做工、木製、結構、造型,還是硯盒表面的繪畫,都不對,完全是造假者聰造出來的產物,當然,也可能是造假者故意做出的噱頭,想以奇制勝吧。”
錢先生一臉不信。
柳老師笑著安慰道:“不過。硯盒的製作水平和繪畫水平還是蠻高的,很精細,很精緻,包漿也裹出了幾分老玩意的味道,嗯,我們商量了一下,估價一千塊上下吧
錢先生想說什麼:“可是 ”
趙老師伸手敲了敲盒內的硯臺,道:“不會錯的,是臆造品,硯臺的材質也不對
等錢先生抱著硯盒灰頭土臉地走下臺,插子樂呵呵道:“妍妍,你可真夠笨的,子安和朱磊都說是假的了,你怎麼還說真的?非要請我們吃飯啊?”
朱磊似跟我較上了勁,怪聲怪氣道:“那也不是妍妍請客,好像某些人一個也沒猜對吧?”
蔣妍替我說話:“鏡子那是沒猜,不算猜錯。”
大賈疑惑地看著我:“剛剛那幾件東西,你真著不出來?”
我一攤手:“早說了,我就一尋常學生,沒大家想的那麼厲害,前幾次是運氣罷了?。
又幾件東西一一上了臺,印章,漆器,轉眼間,到了最後一件幕品入場的時間,而且從節目的歷來趨勢看,往往壓軸的藏品都是價值很高的,少有例外?
拿上來的是一件宣德爐。
明,銅魚耳香爐。
尺寸:蜘米 砸米。
經那七十多歲的持寶人點評。此爐是明代香爐的典型式樣,雙魚耳形象生動,底設穩重的圈足,廣腹敞口,從爐身銅質內部向外閃現暗黃色,十分可愛,爐底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
當然,持寶人的介紹自然算不得真,是真是假還得聽專家分析。
我一回,我依舊說不知道,大家習慣了,也自動無視了我。蔣妍說著這爐是真的,雖然無法上手觀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