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1/4 頁)
這個波蘭士兵的帽徽很顯眼,是一面較為特殊的盾徽。紅色的盾面上繪有一隻頭戴金冠、舒展雙翼的白鷹。
紅、白兩色是波蘭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也是國旗之顏色。白鷹則象徵著波蘭人不屈的愛國精神。
轟轟的炮聲、和轟炸聲還在繼續。
“該死的德國發起了戰爭,不宣而戰,以至於讓波蘭根本沒有任何的準備,身後就是波蘭的首都華沙,將軍已經下了死命令,不準後撤,戰至一兵一卒。”
留著絡腮鬍的波蘭士兵,由衷地羨慕,坐在華沙的軍務辦公室裡的將軍。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挨炸的又不是他自己。”
密集的轟炸聲還是毫不間斷,許多波蘭士兵忍無可忍。
不斷從他身旁一躍而出,伴隨著一陣激烈的槍聲和發瘋一般的口號,最終變成慘叫,將鮮血廉價地潑灑在了戰場上。
留著絡腮鬍的波蘭士兵,擦了擦額頭因為害怕流下的冷汗,雙手因為緊張不停地顫抖。
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夠撐多久。有可能下一顆炮彈就落在他的戰壕裡。
摸遍了上下口袋,留著絡腮鬍的波蘭士兵,很想點支菸穩穩神,但是拿著火柴的手,要不是打不了火。就是怎麼也碰不到菸頭。
籠罩在陣地上的死亡陰霾,使極度的恐懼攫住了他,彷彿要榨走他身體裡的全部活力!
正當他頹喪地,暗罵自己無能,貼著牆坐倒在地上時。
來自後方的華沙義勇軍,又一波衝鋒,向著德國人的炮兵陣開始了。
硝煙伴隨著鮮血的味道,刺激著他的鼻腔。
終於,當得知這是最後一波衝鋒兵團的時候,他再也忍不住了。騰地站了起來,一邊壓上子彈,“咔嚓”兩下拉上槍栓。
一邊咒罵著自己的懦弱,一邊笨拙地爬出戰壕,晃晃悠悠地站了起來,舉起了槍,踉蹌幾步。
“砰砰!”沒想到、就在十幾米遠處,出現了德國步兵!
“德國的後續部隊抵達、華沙————完了!”
周圍戰友們紛紛舉槍射擊,只有他發呆了良久。在旁邊的戰友倒下去,才突然像想起什麼似的,瘋狂地對著德軍開始射擊。
然而沒多久,一個營的裝甲部隊。出現在他的眼簾。
Pz…1型坦克,Pz2型坦克和Pz3型輕坦克,機槍一梭子子彈射來,不但射穿了戰友的身體。也同時洞穿了他的額頭。
他倒在了浸滿鮮血的土地上,手指像是要抓住流失的生命似的,奮力攥成拳頭……
似乎臨死之前。仍然有強烈的不甘心。
然而隨著生命的快速流逝,他的手臂漸漸垂下,手指也漸漸鬆弛了。
波蘭首都華沙的最後防禦,和最後計程車兵不斷戰死沙場。終於,可以長眠、安息——
……
…………
………………
相比波蘭人的悲壯、不甘、還有嘶嚎。
此刻老雷坐在裝甲車裡,透過無線電,對一百多輛戰車,穩妥淡定地下達著一條條指令。
在兩軍接戰地區方圓數十里內,人畜早已走避一空。
根本聽不到犬吠雞鳴,唯一可聞者是北風呼號,傷病哀嚎。
至於槍聲炮聲與偶爾地戰馬嘶吼,當然不在話下。
“可悲的波蘭人,竟然使用騎著戰馬的騎兵,與德軍的裝甲戰車對沖……”
透過觀察鏡,老雷不屑地掃望著戰場上的屍體,命令裝甲車隊配合地面大規模的野戰步兵,繼續向前推進。
根據無線電的指示,老雷已經獲得了,裝甲車隊庇護下,大概兩千名野戰步兵的指揮權。
其他裝甲戰車營的情況同樣如此,每個裝甲指揮官,都直接對將軍負責。
根據老雷所知,德國電臺在上午就廣播了,限令華沙當局於12小時內投降的最後通牒。
此時,波蘭政府和波軍統帥部早已撤出華沙,然而波軍統帥部,卻宣佈留守的十個步兵師對該城死守到底。
如果按照二戰時期一個步兵師1萬人左右,十個步兵師就是十萬人。
德軍的先頭部隊,在華沙郊外集結起來,對華沙進攻的、卻也只有八萬人不到。
明明佔有人數優勢,而波蘭士兵之所以還節節敗退,是因為德軍有兩個裝甲師,和大量轟炸機的支援。
……
…………
無數的馬達、還有鏈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