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有人搶生意】(第1/3 頁)
1982年5月8日。
港督麥理浩卸任回英國老家,許多香港工商政界的大佬們前去送行,正式宣告香港“麥理浩時代”的結束。
麥理浩被公認是香港歷史上最傑出、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在他的任期裡,廉租屋計劃、九年義務教育、開拓新市鎮、建立廉政公署、興修地鐵、地方行政改革、社會福利改革等措施一一實行,對香港的繁榮發展和普通市民的生活改善都有巨大貢獻。
各大媒體紛紛回顧著麥理浩主政期間的業績,新任港督尤德反而備受冷落,普通市民根本就不關心。
就在這種情況下,夢工廠的《開心鬼3開心鬼撞鬼》上映,其電影宣傳幾乎被麥理浩的報道給遮住了。
不過憑藉前兩部《開心鬼》積攢下的口碑,《開心鬼3》的票房情況良好,上映首日票房就破100萬。
《英雄本色》的籌備工作已然完成,那些印美鈔的機器也都製作完成,其實就是鐵皮箱子做外殼,裡面亂七八糟的線路接上,用來控制各種訊號燈而已。
就算是在美國,如今的個人電腦市場都還只是從萌芽期剛剛進入發展期,電影中那粗糙的偽鈔製作機器,對亞洲觀眾來說簡直就是科幻。
眼見著要拜神開機了,康劍飛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通話內容讓他既警惕又哭笑不得。
電話是遠東集團的老總邱德艮親自打來的,兩人沒聊幾句,邱德艮就透露出他的真實意圖,那就是:收購康劍飛手裡的麗視股份。
邱德艮就是平行空間裡,將麗的電視臺改名叫亞洲電視臺那位,亞洲小姐選美大賽也是在他手下創辦的。邱德艮主持下的亞視是最賺錢最輝煌的時期。
康劍飛在電話裡與邱德艮虛與委蛇,不但沒有拒絕,反而透露出自己對電視臺經營情況不滿,想把股份賣掉的意思。
一掛掉電話,康劍飛就風風火火地四處打電話,吵著要再次召開董事會,說電視臺這個月虧損得太嚴重了。
在聯絡好下週召開董事會後,康劍飛又找人打聽邱德艮的底細。這年代沒有網路百科,查別人的資料是非常困難的。好在邱德艮在香港大名鼎鼎,很容易問出個大概。
一番打聽之後,康劍飛才搞明白,原來邱德艮最初也是做電影的,手裡曾經營著好幾家戲院。60年代的時候。邱德艮被電影大亨陸雲濤看中,風風火火地搞起了電影,跟邵氏兄弟公司打得如火如荼。
結果就在國泰電懋發展到最輝煌之際,陸雲濤在飛去臺灣途中遭遇空難,國泰從此一蹶不振。而當時,邱德艮的老婆也在那架飛機上,並且還是陸雲濤的隨行人員。
邱德艮在老婆和老大空難死後。他就賣掉了手裡的電影院,轉而經營起其他生意。香港大名鼎鼎的荔園遊樂場就是他的產業,這幾年他的資產更是翻了數倍,手裡還掌握著遠東銀行。
搞清楚了邱德艮的大致情況後。康劍飛壓力倍增,他手裡那點錢跟邱德艮比起來還差得太遠。如果邱德艮是鐵了心要收購麗視,康劍飛根本沒法競爭,用錢砸也把他給砸死。
康劍飛已經等不及下週的董事會了。帶著陳淑麗直奔力拓礦業任命的電視臺董事馬丁代爾?瓊斯那邊。
…………
…………
馬丁代爾?瓊斯最近過得很不好,由於麗視的連續虧損。集團總部那邊已經在質疑他的能力了,並且要求下週就捲鋪蓋澳洲。
該死的黃皮猴子!
馬丁代爾?瓊斯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他把電視臺經營失敗的原因,歸結於香港員工的排外和不配合。
其實整件事情,並沒有誰對誰錯的分別,只能說在香港做電視臺和在澳洲做電視臺有很大的不同,生搬硬套地複製只能是失敗。
香港的電視臺發展了十多年,雖然有著各種的不足和缺點,但卻已經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路子。
到一個地方做事,你不能想著去改變當地的工作方式,只能強迫自己去適應。
比如在香港大獲成功的徐可,闖蕩好萊塢時卻無比艱難,最大的問題就是,徐可已經習慣了香港的拍片方式,根本不能適應美國那一套。所以徐可在好萊塢混了不久就回港了,而適應了好萊塢的吳雨森,卻在美國紮下了腳跟。
幾個澳洲董事的問題也在於此,他們想的不是去適應香港套路,而是想把麗視改變成澳洲風格的電視臺。
在接到康劍飛的邀請後,馬丁代爾?瓊斯便慢吞吞地步行到自家附近的咖啡廳等待,看了一份報紙後,康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