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碉堡的監製】(第2/2 頁)
珠寶展會,遇到搶劫珠寶的劫匪而爆發槍戰,秦青就死於槍戰當中。
何家勁就是未來《包青天》裡演展昭那位,一年前就已經跟張國容一樣,是麗視重點培養的新人,這次被康劍飛欽定為項少龍的演員。(度娘關於何家勁的資料嚴重錯誤)
“阿勁,你過來一下!”康劍飛衝何家勁招手道。
何家勁一路小跑過來,問候道:“康先生好。”
康劍飛左右看看,對何家勁說道:“叫化妝師把你的面板弄黑點,你這樣子太奶油小生了。”
“好,我馬上去。”何家勁說完就找化妝師去了。
考察團的其他幾人都分散到劇組去參觀,只剩江東明跟康劍飛站在一起。江東明笑道:“昨天聽黃總說在香港做監製很辛苦,康先生你倒是很輕鬆嘛。”
康劍飛哈哈笑道:“這部電視劇,我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準備。從服裝、道具到人物造型,甚至郊區搭的草房子,都是我帶著兩個副監製弄好的。黃總經理說的累,是因為那些監製在趕時間,他們籌備一部電視劇不會超過三天,把事情壓在一起當然累。”
江東明好奇地問:“為什麼那些監製不早做準備?”
康劍飛解釋道:“因為很多時候,都是前一部電視劇收視率不好,後面的電視劇不得不緊急上馬,根本來不及做前期工作。”
江東明皺眉道:“準備工作都不做好,那豈不是會降低電視劇的質量?”
康劍飛點頭說:“確實如此,香港和美國的電視劇雖然都是邊拍邊播,但美國那邊是節目內容提供商負責製作,然後由電視臺購買播放。美國的模式顧及到了商業利益和節目質量兩方面,香港這邊卻是自產自銷,更重視商業利益而忽視節目質量。”
江東明本就是要來考察這些的,聽康劍飛提到電視制度問題,立即來了興趣,問道:“為什麼香港的電視臺不學美國那樣?”
康劍飛解釋說:“因為香港的電視市場太小,雖然香港電視臺在整個南洋都有收視觀眾,但很多時候無法統計海外收視率,而且海外觀眾實在太散,廣告商並不看重。只論香港電視市場而言,不足以保證一家專門的電視節目內容提供商生存,所以電視臺只能自產自銷。當然,這其中也有觀念性問題,比如無線電視臺那邊,就完全繼承了邵一夫自產自銷的電影經營理念。”
“康先生,你等一下,”江東明已經六十多了,和康劍飛說話時語氣頗為尊重,他掏出本子紀錄起來,問道,“現在中國的電視業還在萌芽狀態,康先生覺得怎麼發展才好?”
康劍飛笑道:“那我就大言不慚地說幾句?”
江東明也笑道:“你儘管說。”
康劍飛說道:“大陸的電視市場還沒成長起來,但潛力卻非常大。在現階段的情況下,市場不繁榮、競爭性也小,臺灣七八年前的電視臺模式非常適合大陸。只以中央臺來看,要少量節目外購、大部分節目自己製作。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我估計大陸電視市場就會成長起來,到時候可以嘗試著製播分離。江臺長不妨多研究一下臺灣電視業的發展歷程,想必會大有收穫的,因為兩邊的情況非常相似。”
以康劍飛的年齡,當江東明的孫子都夠了。不過康劍飛的能力擺在那裡,年紀輕輕就白手起家,他的建議讓江東明很是重視。
其實兩人都沒有提大陸電視行業最關鍵的東西,那就是商業廣告!
商業廣告是一家電視臺最主要的收入,可如今大陸還只有個體戶,根本沒有一傢俬營公司。個體戶當然不可能打電視廣告,那麼中央臺的商業廣告收入只能來自於外商。
一家國家級的電視臺,只給外來商品做廣告,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兩年前,日本的“西鐵城”手錶在中央臺播出,引起了全國譁然,反對的聲音佔了大半,搞得中央臺的人現在還心有餘悸。
大陸的電視業想發展,只能等待內地經濟和思想的進一步開放。
“《尋秦記》第二場第一鏡,艾克什!”
場記板已經打下,康劍飛優哉遊哉地站在一邊,導演一組的監製工作有麥當熊在做,導演工作有黃嶽泰,他這個總監製樂得自在。
雖然康劍飛是劇組裡最閒的人,但他的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因為麥當熊和劉家豪兩個副監製都在嚴格執行他佈置的任務,整部電視劇拍攝下來,絕對帶著濃濃的“康劍飛色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