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春節檔】(第2/3 頁)
邵氏做導演的徐小明叫了回來。
徐小明的能力絲毫不輸於麥當熊,平行空間裡邱德艮時代的亞視,就是徐小明任節目製作總監,而且一直實現了亞視的盈利。
徐小明去年跑到邵氏之後,只拍了兩部電影就被閒置,只能給其他導演打下手,心中又是後悔又是鬱悶。現在恩師不計前嫌來招攬他,立即撒歡跑了回來,裝作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加入夢工廠的電視製作部。
北美那邊,《小鬼當家》已經正式落畫,北美累積票房1.82億美元,在去年的全美票房排行榜中排第二位。(第一名《et》,票房3.59億;第二名《杜絲先生》,票房1.77億)
訊息很快傳回香港,特別是在確認《小鬼當家》屬於康劍飛獨資製作的之後,香港的報紙集體高/潮起來。
不僅是香港報紙,就連南洋和日韓媒體都驚呼不可思議。
倒是臺灣的報紙沒有過多報道。似乎覺得康劍飛這個名字太髒,說出來會髒了他們的耳朵一樣。至於原因嘛。自然是康劍飛的鳳凰臺幫著共黨說話,有嚴重的匪諜嫌疑。
康劍飛也不生氣,只要臺灣不禁他的電影,他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非但如此,他還讓鳳凰臺的員工收斂了一下,儘量站在中立的立場做節目,不時地還吹捧一下臺灣經濟民生搞得好,算是變相地拍臺當局的馬屁。
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小鬼當家》的細節亦被亞洲媒體挖掘出來,特別是康劍飛用11天製作完成《小鬼當家》的經過,簡直就像是在說傳奇故事一樣。
香港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分析道:“……11天製作出的喜劇片,就打敗了好萊塢眾多大片,在北美斬獲1.82億美元的超高票房。按照《小鬼當家》的型別和以往慣例來說,這部電影后續的全球票房,至少還能賣8000萬美元以上。只論票房收入。康劍飛導演就至少能分到9000萬美元。而20世紀福克斯也已在近日公佈,以45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小鬼當家》的周邊及續集版權。也即是說,康劍飛導演的這部《小鬼當家》,能為他帶來至少1.3億美元的純收入,而且其海外票房還是保守估計的。”
《南華早報》的英文報道很快被翻譯轉載。而到了像《東方日報》、《工商日報》等華文報紙那裡,直接就變成“康劍飛先生在美國11天淨賺1.3億美元”。
這些大報的新聞再被小報曲解,就成了“康劍飛在美國日賺千萬美金”,簡直就成了吸金超人。
現在康劍飛連出門都小心翼翼,不然天知道那裡會蹦出個記者。
臨近年關。各項工作都已經佈置下去,康劍飛也是樂得清閒。基本上每日輪流著賠林清霞、趙雅之、鍾楚虹和潘映紫幾女玩樂散心,偶爾也去去溫碧暇那邊,把溫碧暇、李媄鳳、黎燕姍和謝嚀四個美少女叫齊,換著花樣來盡情歡愛。
溫碧暇四女哥哥長哥哥短的盡心服侍,讓康劍飛都有些樂不思蜀了。他本來只把幾個少女當玩物而已,現在日久情深,已經生出那麼一丁點的感情。
終於到了農曆臘月23,香港各大院線都推出了自己的賀歲大片。
邵氏那部半年前就吼得熱鬧的《星際鈍胎》終於上映,這部號稱是香港版《星球大戰》的科幻電影,上映後很快造成了轟動。
為什麼說是轟動呢?
因為《星際鈍胎》只放映了兩天,就因為上座率太低而不得不落畫,打破了春節檔電影上映時間的最短紀錄。
邵氏宣傳的所謂“港版《星球大戰》”已然成了業界笑柄,那些興致勃勃買票去看科幻大片的觀眾,更是氣得破口大罵,甚至一些影院門口還鬧起了退票風波。
原時空裡的那版《星際鈍胎》,編劇(文雋)和女主角(鍾楚虹)如今都在夢工廠,但導演章國明卻沒變。在邵氏決定拍科幻片後,章國明就拿著錢請來編劇寫劇本。因為電影的元素和賣點都由邵氏和導演提出,所以寫出來的劇本區別不大,仍舊是一部掛著科幻皮的都市吵鬧喜劇片。
那些買票看《星際鈍胎》的觀眾,猶如去鴨店找樂子的基友,門一推開卻看到床上躺著個四五十歲的大媽,心都被傷透了。
金鏞雖然跟邵一夫關係不錯,但這一期的《明報》卻非常無情地評價道:“《星際鈍胎》是香港電影史上最爛的‘大片’,沒有之一。”
據邵氏宣稱,《星際鈍胎》的製作費是800萬港幣,但看完電影的觀眾都懷疑這部片子的成本有沒有80萬。
由於有邵氏院線的全線上映,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