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1/4 頁)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489、新式武器
小傢伙們在訓練過程中,最喜歡上“思想政治課”。因為要徹底說清楚:“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白書傑一個好人”這個問題,吳明傑自然就需要講很多精彩的故事!
小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那就是聽“英雄的故事”——大概所有的小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英雄情結!
當然,吳明傑的“思想政治課”並不僅僅是和19個“小土匪”講,所有的新戰士都要過來聽。
因為這已經是熱河方面軍的傳統,新戰士入伍的第一堂課,就是關於軍史教育。而熱河方面軍的軍史教育,也就是白書傑“奮鬥史演義”!
這中間自然就會有白書傑手下的“四傑、八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精彩故事。白書傑是神,那高不可攀。新戰士卻能夠從八駿、四傑身上找到屬於自己切入點!
尤其是四傑,當初跟隨白書傑的時候,都是15歲以下的少年,這就更加符合19個“小土匪”的英雄標準,也成了他們為之奮鬥的目標!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房山特遣營每天晚上的“臥談會”,就是老戰士輪流講述精彩的戰鬥故事。後來變成這支部隊的“光榮傳統”,一直傳承下去。
要說這個年代的人,真的非常樸素。吳明傑信口開河,就這麼七講八講,結果白書傑在這些新戰士心目中的形象,就已經脫胎換骨,完全變成了神仙一流的大人物!
隨著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戰鬥故事講出來,白書傑的光輝形象就越來越高大,那簡直是“奇門八卦無一不精,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按照這些新戰士的理解,估計諸葛亮應該穿越過來,先拜白書傑為師,然後再回去給劉備當軍師才對!
造神運動,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樸素的人群當中,要想盡快完成核心凝聚力的形成過程,最直截了當的辦法,那就是:“造神”!
吳明傑不過是把自己的當初在盛治國和秦月芳那裡學來東西,經過自己的加工,然後“創造性地”發揮出來而已,他本人並不知道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熱河方面軍的“造神運動”,是趙金喜發起並親自抓的,手下最得力的干將,就是秦月芳、盛治國、張巖,當然還有蕭臘梅、黃巧雲這些人。
趙金喜、秦月芳、盛治國這些人,那都是難得的秀才。為了增強熱河方面軍的凝聚力,他們幾個人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不過,這三個人雖然竭盡全力開展“造神運動”,但是出發點卻完全不一樣。
趙金喜就是覺得自己的心上人白書傑,那就是天地間惟一的完人,屬於至高無上的存在,神聖不可侵犯。熱河方面軍和熱河省那就是心上人的基業,誰都不準在中間使絆子、冒壞水。
說白了,趙金喜就是一箇中國傳統婦女的典型代表。白書傑就是她的天,就是她的地。只要是有關白書傑的一切,那都是神聖的。為此,她可以付出全部的代價。
秦月芳和盛治國兩人,則是站在組織的高度看問題。任何一級組織,都只能有一個核心。對於熱河方面軍來說,這個核心就是白書傑。除此之外,任何人都無法替代,也不能發揮出白書傑那樣的作用。
**,那是白書傑才能說的,其他人沒有這個資格!白書傑能夠撇開自己的尊嚴,聆聽下面的不同意見,而且能夠根據這些不同的意見,隨時修正自己的決策,那隻能說他胸懷寬廣,能夠容物,是熱河方面軍的大幸。
但是,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下面的人就要有自己的覺悟,幹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別每天閒的蛋疼,口口聲聲什麼狗屁“**”!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組織裡面,**都是相對的,**是絕對的!如果都是某一種形而上學的“泛**”狀態,那麼,這個組織也不過是一個“烏托邦”。
說白了,是一種變相的無政府主義狀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不過一盤散沙而已,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戰鬥力!
張二愣就屬於那種樸素的一類人,他就認為熱河方面軍就是白書傑的,和其他人沒啥關係。
因為其他的人都可以不存在,但如果沒有白書傑,熱河方面軍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換成任何一個人下命令,只要沒有白書傑發話,他都要打問號。
部隊的訓練走上正軌,張二愣這才召集連排長開會,對前一段時間的戰鬥進行全面總結,也對今後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
經過三天的討論,最後終於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