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第3/4 頁)
對於正規的軍隊來說,那都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花連長想過沒有,鳳凰山西北6公里就是河北鎮!”
“我想,那些地方的官老爺,和地主老財都是一夥的。如果蘇家堡遭到攻擊,那些什麼保衛團啊、聯防隊啊,很可能增援呢。所以需要偵察一下,看看有沒有可能增援過來的敵人。”
花如月使勁的點點頭:“尤排長,真的謝謝你的指點!我剛剛參加正規部隊,對於一些基本軍事常識都不明白。這樣吧,麻煩你們對河北鎮一線進行偵查,我對羊耳峪東南一線進行偵察,兩個小時以後我們在這裡碰頭如何?”
“行啊,我們分頭行動!”尤三炮沒有想到花如月這麼虛心,所以也很高興。如果碰到一個自以為是的女人,那可就無法完成營長交代的任務了。
因為他已經知道,羊耳峪東南方向的房山鎮超過20公里,只要蘇家堡沒有電話,不動用重炮轟擊的話,那邊根本就不會發覺這裡遭到攻擊。最關鍵的就是河北鎮,和蘇家堡就隔一座鳳凰山,這太危險了。
老兵油子的戰場直覺,有時候比所有的理論都有用。尤三炮提出來對預定作戰目標的外圍敵情進行偵察,的確就產生了巨大作用。
前文說過,南方國民黨河北執委殷景春就是河北鎮河東村的人。老殷家掌管著房山鎮西北地區的煤礦和鐵礦,屬於勢大根深的一方霸主。
前不久,凌開山因為沒有開山挖洞的工具,就跑到人家的礦山借了很多工具,還把人家的一個自衛隊給滅掉了。
此前,殷景春敲詐了王鳳來一萬五千塊大洋之後,透過關係找到了張自忠將軍三十八師後勤部,用了一萬大洋買回來了360支陳舊的水簾珠步槍(蘇俄早期莫辛納幹步槍),和替換下來的仿製捷克式輕機槍36挺,馬克沁重機槍9挺,外帶各類子彈12萬發。
50條槍送給馬文貴之後,殷景春就開始蒐羅當地遊手好閒、散兵遊勇,然後用剩下武器開始組建自己的武裝,叫做什麼河北鎮保衛團。
礦山被偷襲以後,殷景春就發誓要找這幫土匪報仇雪恨,可惜沒有找到目標。後來又聽說土匪大火併,也不知道自己的仇人還在不在。
沒想到殷景春還沒有找到敵人給自己報仇,河北鎮卻來了一大批不速之客!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551、更改計劃
尤三炮他們都是直系軍隊出身,對於北平周邊的情況非常瞭解。尤其是對於那些盤根錯節的勢力網,都是軍閥的經濟支柱,所以他們最關心。
軍閥們平日裡都會教育自己的部隊哪些人能動,哪些人不能動。就像房山鎮西北的老殷家,一直掌握著礦山命脈,就屬於不能動的物件。不僅不能動,還要提供兵力保護,讓大戶多多贊助軍費。
正因為如此,軍閥混戰的結果,倒黴的就是老百姓。打仗不就是打錢嗎?真正的地主老財,只要你拿錢出來贊助軍資,根本沒有軍閥會主動攻擊。
以康品卿、牟金義為代表的撫順煤礦四大把頭罪惡滔天,每個人手裡至少都有數千條人命,無數的萬人坑就是在他們的“大力幫助下”弄出來的。說他們屍山血海、血債累累不過分吧?
但是,無論是民國、日偽,還是後來的**抗日聯軍的解放戰爭時期,他們都能夠活得很滋潤,一直活到改革開放以後的八十年代善終。
為什麼會這樣?錢吶!
無論哪支部隊過來,他都給錢。給錢就是“追求進步”的“好同志”嘛。至於老百姓的死活,那有什麼關係呢?反正也沒有幾個人看見不是嗎?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尤三炮得知花如月她們要動當地的地主老財,所以就想到了相應的社會勢力關係。
為什麼那些土匪不敢輕易砸紅窯?就是因為他們多次被外來的援兵擊退,從而吃了大虧。
所以,無論是土匪,還是軍閥,最後只能禍害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因為這樣最安全。
別看地主老財雖然平日裡互相之間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但是碰到外來“吃大戶”的人,那都是同仇敵愾,守望相助的。
如果不掐斷地主老財的外援,貿然發起攻擊的話,最後就很有可能遭到內外夾攻而失敗。
尤三炮在軍閥隊伍裡混了好幾年,別的沒有學會,分析社會關係這一套那已經是駕輕就熟,堪稱專家級別了。
花如月帶領第一女兵連離開鳳凰山以後,尤三炮把兩個班一分為二,分別對大石河北岸的河北鎮、殷家圍子進行偵查。
主要是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