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3/4 頁)
一搞不明白的,就是他們計程車兵都不是被刀槍殺死的,而是被丟到城牆下面摔死的。”
“三個要塞的所有繳獲的武器彈藥,我們一樣沒拿。但是,突襲大崔莊補給站的時候,因為裡面有24匹馱馬,所以我們就選擇重點儘量帶走了一些東西。其中有九二式重機槍兩挺,子彈6箱;歪把子輕機槍12挺,子彈15箱;迫擊炮9門,炮彈270發;擲彈筒36具,榴彈300發。手雷全部帶來了,一共12箱。另外就是帶走了小鬼子的野戰口糧。三八式步槍和其他的東西全部燒燬了。”
白書傑拿出一張紙看了看,這是他剛才簡單策劃的內容:“現在的情況有些複雜,剛開始也沒有想到入關的時候會搞出這麼大動靜。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我們就要想辦法應付。所以,對現有的隊伍,我想做一下調整。其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突發性戰鬥和快速轉移。”
“組建南下先遣營,營長鍾桂堂,副營長常碧寬、趙青林。先遣營下轄兩個作戰連,一連長謝崇光、副連長嚴崇德;二連長朱大貴、副連長鄧飛雄。作戰連下轄三個戰鬥排,每個戰鬥排下轄四個戰鬥班。每個戰鬥班17人,每個戰鬥排70人,再加上一個炊事班10人,一個連暫編222人。”
“每個戰鬥班裝備捷克式輕機槍4挺,擲彈筒2具,迫擊炮1門;炊事班10人,歪把子機槍兩挺。一個連就是輕機槍50挺,擲彈筒24具,迫擊炮4門。每個戰鬥連配備馱馬2匹,平時跟隨炊事班行動。”
“剩下的138人組建一個警衛連,連長暫時由蕭臘梅擔任,王心蘭擔任副連長。警衛連下轄一個警衛戰鬥排,定編70人;一個輜重排,定編59人;外加一個炊事班9人。”
“警衛連戰鬥排裝備九二式步兵炮2門,九二式雙聯防空重機槍2挺,迫擊炮3門,捷克式輕機槍12挺。輜重排配屬馱馬20匹,捷克式輕機槍9挺。我剛才去看了一下,我們現在的馬料嚴重不足。雖然從大崔莊帶出來一部分,那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因為我們出來的時候,每個連都配屬的迫擊炮。所以我決定,這次繳獲來的九二式重機槍和子彈、帶不走的迫擊炮和炮彈全部留下。會後,就立即整編,把所有的班排長名單報上來,然後隱蔽留下來的武器彈藥。今後對外,一律叫我支隊長,總司令這個稱呼只能在熱河境內使用。”
會議很短暫,關鍵在於整編。好在方面軍警衛營的戰士,平時經常根據任務需要打散重組,倒也沒有什麼為難的事情。再說了,警衛營營長蕭臘梅都讓位了,現在暫時代理警衛連長,其他的人也就沒有什麼屁話。
部隊整編完成,各自的任務自然有條不紊起來。蕭臘梅的警衛連,承擔了臨時指揮部周圍的警戒工作,先遣營的兩個連專門負責十公里以外的偵查和防禦。第一天就這麼平安過去,人馬經過一天的調整,也基本恢復了精神。
沒想到接下來兩天都沒有小鬼子出動的訊息,趁這個機會,白書傑和蕭臘梅穿著便服暗中檢視了潘家峪村守衛的環境。
蕭臘梅雖然不知道白書傑為什麼對一個半山腰的小村莊感興趣,但她一路上什麼都沒有問。始終乖巧的表演一個“小媳婦兒”的角色,見到人的時候,大爺大媽叫得親熱極了。
不過,小鬼子一連兩天沒有絲毫動靜,似乎對於丟失了喜峰口要塞完全不在乎,這個現象已經引起了白書傑足夠的警惕。
第三天晚上,白書傑命令先遣營全體轉移,按照既定的目標向西南方向進發。鍾桂堂、王心蘭率領一連一排作為全隊的尖兵,一連長帶領二排為右翼,副連長帶領三排為左翼,彼此之間相距500——1000米,成品字形前進。
白書傑和蕭臘梅率領警衛排居中策應,距離先頭部隊三公里。副營長常碧寬和趙青林帶領二連,同樣成品字形拖後一公里殿後。
按照預定的路線,今天晚上必須全速前進,插到廊坊和天津之間,明天晚上越過平津線,直接趕到白洋淀東北的雄縣,然後和魏衝聯絡。所以,這一晚上就需要全速賓士接近四百里!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白書傑的預料,部隊前進了不到一百二十里,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多鐘的樣子,白書傑剛剛抵達沙流河一線,就聽見前方傳來了炮聲,75mm野炮的爆炸聲!而且炮聲連成一線,也就是說,至少有六門火炮在開火!
就這一個動靜,白書傑頓時冷汗都下來了!騎兵最怕什麼?第一就是大炮!第二才是機槍!
如果碰到了機槍,你衝不過去還可以撤退,脫離機槍的打擊範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