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
“有啊!老多了!”常大貴笑著說道:“這年頭就是找不到事情做,他們都在家貓著呢。”
“麻煩你幫忙找幾個工人師傅過來幫幫忙,你看行不行啊?”白書傑誠懇地說道:“工錢都好說,每人每天十個大洋,你看行不行?關鍵是讓他們把工具都帶過來,特別是焊工,最好幫忙找幾個過來。”
“那行,我這就去找人,半個時辰的功夫準成!”常大貴應了一聲扭頭就跑。
“城裡怎麼樣?”白書傑問王大山:“張樹森的兵營找到了嗎?”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139、馳援嫩江(第三更)
白書傑問起通遼城內的情況,王大山狠狠的罵道:“我們營昨晚進城以後,首先就是找到了張樹森的司令部,然後控制了原來的兵營。這幫癟犢子為了逃命,把所有的重武器都留下了。連稍微重一點兒的81迫擊炮都沒帶,看來都是準備留給小鬼子的啊!”
“經過一夜的清理,目前已經找到了36挺馬克沁重機槍,子彈128萬發。還有新出來的遼十三式重機槍18挺,子彈60萬發。81迫擊炮18門,炮彈2400發。還有120箱木柄手榴彈,黑色炸藥大概有兩噸多一點的樣子。”
白書傑陰沉著臉說道:“史連城,等會兒那些工人師傅來了,你就讓人把遼十三式重機槍搬到火車頂上,讓工人師傅焊幾個可以轉動的底盤,把重機槍固定起來。等會兒我和師傅們仔細說說,一定要讓重機槍能夠上下、左右都搖頭。”
“找一批戰士,跟著師傅們學習開火車。儘快把前進、倒退、剎車搞明白,我有大用!還有,這六列裝甲列車,趕緊安排人對車裡面的武器彈藥進行清點。同時在所有部隊中,把能使用火炮的戰士都找出來,熟悉這些重炮!”
“王大山,你趕緊把張樹森的財產清理一下,給那些鐵路工人一些生活補貼。如果有汽車的話,就把我們用不著的重武器全部運回去。我們不可能在這裡停留很久,最多三天,把鐵甲列車改造完畢就要出發。”
焊工師傅過來以後,白書傑仔細解說了需要加工的部件,還有重機槍在四個的方向轉動的幅度要求。
六個師傅在一起仔細商量之後,才對白書傑說道:“如果這樣的話,你就找那個常站長拿二十個車皮用的軸承過來。我們保證讓你說的要求都能夠達到,這個活兒並不難。至於你說的底座,就用四根工字梁就能辦到,然後在上面焊上車皮鐵板,在上面活動也方便自如。”
就這樣,白書傑在第一節車皮和最後一節車皮上面,都分兩排一共加裝了六挺馬克沁重機槍,彈帶箱也焊接在旁邊。不僅能夠對地射擊,更主要的是能夠對空射擊,而且是旋轉360度進行射擊。
原本準備使用日式重機槍,但考慮到30發彈板不合適,最後還是採用了馬克沁重機槍。這種老爺子重機槍是布袋供彈,一個彈袋333發,還可以把彈袋連線起來。只要保證冷卻管有水,就能夠連續射擊,每分鐘有500—600發的射速。
由於這六位師傅手藝熟練,又肯動腦筋,施工的進度非常快。白書傑原本想改造三列就行了,最後乾脆把全部六列裝甲列車全部一次改造到位。今後就是鐵路沿線的移動防空火力,和對敵攻堅的支援武器。
經過兩天緊張的改造,每一列裝甲列車頂上全部加裝12挺重機槍。白書傑從特種營挑選了144名射手,每兩人照顧一挺機槍,備彈兩萬發。白書傑又給他們簡單介紹了對高速移動物體瞄準,需要增加提前量的操作技巧。
這12挺重機槍,第一個作用就是防控,主要的對手就是小鬼子的飛機。其次才是對地面的火力支援,要能夠做到在高速移動的火車上精確射擊。這些戰士有了在馬背上射擊的經驗,火車比馬背更平穩,所以很快就有了一定的準確率。
經過特種營的詳細清點,小鬼子的裝甲列車,前後兩個車皮都是九二式重機槍,分別有6挺機槍分三個方向佈置,目前每個車皮存有子彈12萬發。
中間的兩個車皮,第四節車皮安裝的是一門75毫米的速射炮,現有炮彈12000發。第五節車皮,安裝的是一門**式105毫米的野戰加農炮,目前炮彈儲備1800發。第四、第五車皮裡面,分別有8挺輕機槍照顧火車的兩個側翼。
經過三天的實際操作訓練,特種營每個連基本上都能夠完全控制一列裝甲列車。因為其他戰士都沒有人見過105mm野戰加農炮這種大傢伙,更別談複雜的操作程式。白書傑只好親自擔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