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 7 章(第1/2 頁)
《紅樓之林妹妹不幹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大凡良相良醫也好,和尚道士也罷,若要叫東翁信重,左不離“怕”“嚇”“哄”三字真言。
此意何解?
老話有說,有所畏懼人才肯依規矩方圓行事,此方為行止有度之初。世間當得“君子”之名者,無一不是如此,即便放在命數病理上也行得通。君且看,一人抱恙,大夫雲“無礙,一劑藥下去高枕無憂”,過不得幾日必會復發,無他唯放縱耳。若大夫皺緊眉頭道“還不上心,下次便得叫人抬進來,再下次竟不必治了”,你再看這人乖覺不乖覺?只要不想死,必然乖覺用藥調理。
此乃“怕”字訣,再說“嚇”字。
譬如孟子見梁惠王,打頭一句便是“大王大禍臨頭矣且不自知!”,這叫一嚇。聽得人多少毛骨悚然,下頭那一句東主必然緊著問“先生有何教我”。有這一句,方才好往後闡明己見,總歸有個張嘴說話的機會。若是那隨河陸賈之輩當面,只要叫他張嘴,再沒有能走脫得掉的。
最後才是個“哄”字,前頭多少心思工夫都得著落於此。
再舉個例子,當日諸葛丞相於南陽見了宗室劉玄德,畫了好大一個餅哄人,天下都叫他一分為三。那劉豫州年近五旬也叫哄得吃了這個餅,多少年信任有加,連帶身後基業並傻兒子俱都肯交在丞相手中,不可謂不信重。但凡換個略能扶得起的少主,天下大勢且還得重新再論一論。
這便是這“怕”“嚇”“哄”三字之妙用。
林如海宦海沉浮淫侵官場數十載,怎會不知這頭裡的路數?無非真真束手無策,不得不撈著最後一根稻草死馬權當活馬醫搏一搏。
林家此時,正值內憂外患之機。內憂且不說,外患癥結只在廟堂之上。
當今這位聖人,最是勵精圖治,眼睛裡也最容不得沙子。即便是從潛邸一路伺候的老人,抑或一品大員,無論伺候多長時間官至何級,差事但凡出點差錯,多少禍事臨頭。往日那些君臣之義且都不論的,喜歡時喜歡的恨不得捧到天上,厭惡時又厭惡的恨不得踩進泥裡,身邊聽命的臣工端底是個難。
想那些先帝曾留下的老臣,年齡一到各個忙不迭告老還鄉,或可還能略保晚節。若是沒有眼力見兒倚老賣老撒潑耍橫的,早早闔家帶口都叫發去北邊炒鐵戍邊去了。有人就說,那還不如早早退了榮養,做個富貴閒人豈不是不好?諸位看官且不知,這官場,不進則退,哪裡是不幹了就能幹乾淨淨抽身而出的?單隻一封陳情沒寫合適都得叫聖人尋思著是不是對朝廷心有怨氣,可不就自作聰明畫蛇添足了!
“腹誹”這個罪名,那可是從秦始皇頭上便流傳至今,別提說不得,便是想想也有罪。
林如海好巧不巧正是先帝特特留下預備給先太子的肱骨之臣,如今就應了那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滿盤皆輸。他獨個死活無所謂,只怕抹黑門楣,且家裡還有兩個小東西嗷嗷待哺,萬一有個閃失,可真就下了九泉也愧對列祖列宗。
因此下不吃也得吃弘道人這“怕、嚇、哄”之三字箴言。
好在這老道人確實是個有能為的,又有早年弟子的人情在裡頭,受了林如海的禮便細細看過先前大夫留的脈案,扣著雪浪箋反覆推敲幾遍,末了篤定道:“已是得了,尊夫人必然中了前朝‘虞美人’之毒,以致帶累哥兒姐兒。”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又有一樁奇聞。
那前朝皇帝乃是個愛美人兒不愛江山的頑主,為個虞美人宗室斷絕不說又折騰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這才有本朝太/祖揭竿而起取而代之的後事。聽說虞美人,真真妲己再世褒姒復生,手段極類賈、趙兩位皇后,自己個生不出孩子也不許後宮其他妃嬪誕下子嗣。據說她手中有一方,只需四五滴便可壞了他人身子,減減量亦禍延子孫。後世之人遂以“虞美人”指代其毒,亦有對映其狠毒之意。
“這‘虞美人’,不拘何時下在茶飯裡,一劑即可得手,斷人子嗣陰損無比。按理說前朝覆滅那虞美人伏誅之日便已銷燬,不知下藥之人怎地弄到,不可不防。”
弘道人復又拿起賈氏脈案看過,摸摸身邊道童的刺蝟腦袋朗聲道:“兀那童兒,且替我下趟山伸手救一救林大人家姐兒哥兒。”
童子卻偏把細脖子一梗:“這冷天,跑下山再跑回來,我可不依!”
“多少是樁功德,待到將來你才知此中好處!快去!”說完道人失笑看向林如海:“莫瞧我這童子年齡小,金針之術已盡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