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
“就是校園文化周彙報演出啊。”
“你怎麼知道的?”
“我哲學系老鄉說的。”
“哲學系真是沒人了,做什麼事都要讓班長團支書上。”我很輕鬆的調侃道。
“人家是知心愛人啊,你不感到有點難受嗎?”痴仔看見我居然沒有一點難過的樣子,也不再打啞謎,直接問我。
“我有什麼好難受的,跟我又沒有什麼關係。”我超然物外的說。
“情聖的想法是常人無法猜透的。”島主嘆息道。
這樣話題很快就轉向了別的方向。
就這樣挺好,何必拿這事來煩心,無聊。事實上,是別人那這事來尋開心,而我則只能落的煩心而已。
當我感覺到很煩時,接著是厭倦的情緒。
我執意逃避,不願意再想煩心的事。生活中有很多事很煩心,沒法改變,能有什麼法子?
果然是彙報演出,居然來了幾個學校領導。
主持人先介紹了一番來賓們,強制大夥對他們以掌聲歡迎。
這次活動我本來沒興趣來看,但是因為心裡隱隱約約想看看薄奕晴,想聽聽她唱歌的聲音,最後還是來了。
最為不可理喻的是活動開始前還要領導講話,那傢伙吹噓了一番校園文化周的光輝成就,學校的良苦用心等等,就一個字來形容:假。當今中國,假話充斥,假貨遍地,假事比真事還冠冕堂皇。假,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最真實的東西。有人開玩笑說,在新聞中,唯一想說真話的天氣預報,還因為總是說不準,反而也成了假的。我們這個民族作假是從上而下以一貫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說著假話,做著假帳,舉目看去,到處都是帶著面具的假人,活的疲憊不堪,又樂此不彼。外國人說中國人是一個善於享樂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自我折磨的群體。
領導講話完畢,活動開始。整個興味索然。如果說是春節聯歡會的翻版顯然不妥,因為沒有那裡面的豪華裝置和鼓譟氣氛,但是主題卻是如此的相似,除了無聊的頌歌就是肉麻的吹捧,文藝能搞成這樣,不脫離群眾才怪。
如果非要記述點什麼,就說說織音樂對的演出吧。
主唱阿蔡表唱得很賣力,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氣氛還比較活躍,整個晚會險些成了他們的演唱會。
島主是吉他手。
歌名叫《戰火》,歌曲是原創,雖然有些稚氣,但是確實很好聽:
我在不停的尋覓,那些活著的氣息。昨夜那次戰火,沒有留下生命的痕跡。而今寂靜的荒原,是昔日美麗的家園。它已不再是我,留戀的世界。戰火中成長,歲月的滄桑和我的堅強,和平的理想,何時才有重現的希望,誰能感覺到我心中的淒涼,握緊手中槍,在生死間闖蕩,是戰火燒傷我的臉……
雖然歌詞略顯生澀,也不貼合實際,但是真誠而激情的演出,仍是引起廣泛的共鳴,年輕是年輕人的通行證。
這首歌成為這次演出獲得掌聲最多,掌聲時間最長的一個節目。
當一個女孩被慫恿著跑上去給阿蔡送花時,氣氛達到了最**,大夥叫著要他kiss一個,我發現那女孩分明是我們的班長。
奇怪的是,只到晚會結束,我也沒有看到奕晴出來演出。
我本來做好了心理準備的,其實我更想聽聽她唱歌的聲音,看看她在舞臺上的模樣,儘管可能會有什麼讓我不開心的事情發生。
但是她最終還是沒有出現,我不知道是應該失望,還是應該高興。
第二卷 桃夭奇情 第三章 緬懷先烈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數聲嘀鳥怨年華,不是淒涼時候在天涯。
天京不是很堵車,所以天京經濟不景氣。
我們一群人騎著腳踏車一路說說笑笑的風馳,目的地是緬懷革命先烈的地方——周鄧紀念館。
那兒有個展覽,紅巖魂,大夥自願接受革命思想的薰陶,每人掏五塊錢大洋,不算貴。
通常情況下,我一般不敢獨自騎車出門。不是我車技不行,我很小就會騎車了,我是怕汽車。腳踏車見到汽車那敢情就是秀才遇到兵。車來車往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喪身於車輪之下,而在我們這個社會里,開車軋死人的人一般不會受到什麼嚴重的制裁,並且因此而使這種事情更多的發生。所以生活在這裡,如果你不是開車一族,實在是特別危險的一件事。當然,即使你是開車一族,也還是有危險的。
閒話不多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