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樣我肯定說出一堆話來譏諷她,“我是很樂意助人的。”口頭上我說,心裡下想應該是樂於助美人才對。
課開始時,年過半百的女老師先是講了一個真實故事。剛剛發生不久,就在學校門口,一漂亮女孩在中午放學回家時被一男子連刺十多刀,當場死亡。初步斷定為情殺——男人因為追求不成功而“得不到便要毀滅”。那老師惋惜連連:多麼漂亮的一個女孩啊,就這樣沒了!然後她適當的作引導:“大家想想看?這樣子的愛情要的嗎?還是這根本就不是愛情呢?有誰先說一下?”
下面是一片沉默。討論課就這樣,如果沒人領頭開始,大家就只有沉默了。於是老師說,“那我點名了?既然你們都不說,我點到誰誰說。”
“先這麼著吧,你們誰是班長?班長先說?”
“老師,班長開會去了,沒來上課。”前面一個女生小心翼翼的道。
“那他怎麼也不請假呢?你怎麼知道他開會去了?你是他什麼人呢?”
想不到老師跟自己糾纏不清,那女生滿臉通紅,低頭不語。
“那好吧,你替班長說話,就幫人幫到底,你先說說。”
“說什麼啊?”
“說說對我剛才提的問題的看法吧。”
“沒什麼好說的啊,我覺得那個男人都是心理變態,得不到就想殺人,只是變態的佔有慾,而且是獸性大發。”
“嗯,說得不錯,好吧。”那老師很滿意,“下一個,團支書是誰?先說說吧。”
就這樣輪到了櫻。
我的勞動成果就這樣派上了用場。
“第一、我覺得愛情的雙方首先是要互相尊重對方的人格,把對方和自己放在一個平等的位子上,否則沒有真正的愛情可言。”
“第二、愛情應該是兩個人之間互相的傾慕之情,要求非你不可,和白頭偕老,這就決定了愛情的專一性和永續性。”
“第三、愛情應該是為對方著想,是奉獻,是互相促進,二人的共同進步,否則不是愛情。”
她的聲音很美,像琴聲一樣悅耳。娓娓道來,猶如一首動聽音樂。她說的內容並不是我筆記上內容的翻版,而是自己臨時總結的。這女孩果然聰明。
“嗯,不錯,說得很好。有沒有誰有不同意見?”
“老師,她說的那些已經過時了,那是符合前工業社會,及農業社會愛情倫理道德的要求,但是對於現代人而言,如果還用這個尺度去衡量,恐怕就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愛情了。”這是閻亮在一本正經的說話。
“哦?你有什麼觀點?”
“第一,一位著名女作家曾經說過,女人和男人在愛情問題上永遠也無法平等,女人有時候是女皇,有時候是女奴,但是怎麼也無法跟男人平等。……”他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通,居然說了什麼女權主義、**崇拜,以及流行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過把癮就死”等等,引經據典,只說的大夥昏昏欲死,因為在他那裡哪還有一點愛情的影子啊。
“好,好。”在他停止發言時,那女老師已經佩服得幾乎五體投地了。“看得出來,你是看了不少書的,思想也很前衛。你的觀點值得大家進一步深思,你請坐下。還有誰有要說的嗎?”良久無人發言。“柳永?哪位是柳永,你有沒有什麼要說的?”
我只得站起來,本來我沒想好要說什麼,於是就胡謅道:“老師,我覺得真正的愛情是一種屬於不可說的範疇。誠如剛才閻亮同學所言,當代社會上那些掛著愛情之名的交易其實只能說是遊戲,愛情在那兒是完全缺失的,不信你可以去調查一下,還有誰相信愛情?誰相信,他不但會被別人看成瘋子傻子,而且最後自己也不能不承認自己不正常。就像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說展現的那樣,在一個變態的時間和空間裡,正常反而會被人看成是變態。因此在我看來,在現代去評論愛情就像在現代去研究恐龍一樣,對一個不存在的東西進行評價,很荒謬。”想不到居然有人鼓起掌來,肯定是島主在瞎起鬨,我想,然後聽到後面是一片稀稀落落的掌聲和笑聲。
“你說得有點過於悲觀了,其實愛情作為一種最美好的情感,怎麼會不存在呢?”那老師說。
“最美好的東西往往就是不存在的。”島主居然直接站起來反駁老師的觀點。“有一句名言說:愛金錢,愛玩樂,或是愛名譽的人是不可能愛別人的。只要我們回頭想想就會發現,世俗的愛情都逃不過這三愛,或者只能說是愛自己。甚至有人連自己都不愛,還說什麼愛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