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2/4 頁)
然苦雖然累,但她格外喜歡這種生活。
“帶了一些水果給你們,放在外頭了。”她笑著道,“才摘下來的,新鮮的很。”
“早知道咱們剛才在市集就不買了。”杜小魚嘻嘻笑,又關切的看著她,“看你又瘦了,表哥可要心疼了呀。”
司馬靜道,“他就知道心疼兒子,說兒子好久沒見著我了,叫我這回怎麼也得待到明年才準去山裡。”
“喲,表哥也會找藉口了啊。”杜小魚哈哈笑起來。
司馬靜也笑了,看看懷裡的睿兒,“來這麼久了,還不叫聲表姑姑?表祖母?”
那睿兒是個內向的,聞言奶聲奶氣喊了一聲,又縮回她娘懷裡了。
“這孩子的性子我看著像他三叔,有時候一天也不說句話。”司馬靜嘆口氣,“把景修的活潑分一點過來倒好。”
睿兒的三叔當然是黃立榮,他今年已經十七歲,去年跟杜文濤一起考上進士,雖然比杜文濤的成績差了許多,只是個同進士出身,但也很不錯了,趙冬芝總算如願以償,如今被分到刑部觀政,待學習政務之後才會正式落定下來。
說到黃立榮,就不得不又提到他的終身大事。
黃家自黃立榮來京會試之時,便舉家搬遷了過來,他們在飛仙縣開館子開了七八年,也賺足了銀錢,來京城後照舊仍是開館子,掌勺的是早就出師了的黃立根。
黃立根孩子都有兩歲了,現在趙冬芝的注意力自然全部集中在最小的兒子黃立榮的身上。
“上回說的陳家的二小姐,娘去看過了,不滿意。”司馬靜嘆口氣,“其實那陳二小姐人不錯,娘非說她體態不好,看著像不會生兒子的。”
什麼歪七歪八的理由都有,杜小魚跟趙氏看一眼,對於趙冬芝找兒媳婦的事情,她們早就麻木了,有道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將來總會有個人會符合趙冬芝的心意,就像司馬靜一樣,至於什麼時候會出現,誰也不知道。
她們也煩不了,反正黃立榮年紀也不算大,慢慢找便是。
幾人說了會兒話,有個小廝拿了張單子過來,說是客雲來館子送來的,杜小魚開啟一看,是黃立根寫的選單。
過兩日是趙氏的五十大壽,就準備擺在那裡。
“立根還真細心,專門送來叫咱們看一下呢。”杜小魚把選單遞給趙氏,“娘你看看滿不滿意?”
“他自個兒的館子最瞭解了,咱們有什麼不放心的。”不過趙氏接過來還是瞄了一眼,“哎喲,弄這麼好!”
“跟爹那會兒不一樣麼?我跟姐也不偏心,爹怎麼弄,您也怎麼弄。”杜小魚笑著點點選單,“這幾樣是立根的拿手菜,吃得人可多呢,比那些大酒樓的人燒的都好。”
“立根是出息了。”趙氏嘆一聲,以前那三兄弟,怎麼看怎麼令人擔憂,但現在一個個都好了,黃立樹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又會疼媳婦孝敬父母,黃立根是個手藝好的大廚,黃立榮最讓人吃驚,還能考上進士。她感慨道,“你小姨啊,真是有福。”
司馬靜聽了笑道,“大姑母您還不是有福麼,看看您那兩個女兒,兒子就更不用提了。”杜文濤年紀輕輕就進了翰林院,在京城裡已經小有名氣,人長得一表人才,做事冷靜沉穩,有不少父母已經把他看作心目中的最佳女婿人選了。
上回童氏還跟杜小魚說起孫家有個合適的小姐,只不過杜文濤才十五歲,倒是不急著定下來。
趙氏高興的笑了,拍著司馬靜的手,“都有福,都有福,你爹孃也一樣有福喲!”
杜小魚撲哧一聲,“咱們還互誇起來了。”她眼歸正傳道,“表嫂,你上次說明年開春防蟲的事情,我倒是想到一個,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司馬靜他們種果樹也是自己在摸索的,去年開春就遭遇到一場蟲災,後來請了臨時的僱工忙了幾天幾夜才清除乾淨,但也損失了不少。所以今年肯定要預防一下,他們只知道整修樹枝是有用處的,有次就跟杜小魚提了一下,沒想到她真的認真考慮了。
司馬靜忙問是什麼法子。
“就是扒樹皮。”杜小魚解釋道,“我看書上說好多小蟲就是潛伏在下面那樹皮裡面的,開春長芽前把底下的樹皮還有開叉地方的皮都拔掉,再塗一層防蟲的東西。”這其實是她在後世見過的,想了想道,“石灰,硫磺都是防蟲的,可以試著混在一起塗上面,我感覺應該有用。”
聽她說的頭頭是道,司馬靜連連點頭,“好,我這就去找人商量下。”說罷急匆匆的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