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2/4 頁)
你看趙師傅自己都不炒菜了,就在旁邊稍加指點,我看用不來多久他就能獨當一面。”
黃立樹斜睨她一眼,“我娘叫你來當說客的?”
“她叫我來我還不來呢,是我自己想問你。你也休息了一段時間,心情也該調整好了,總要想想以後的事情吧。”她表態道,“考不考功名先不說,你看立根立榮都有自己在做的事,你作為哥哥,卻整日遊手好閒,這我可看不下去。難道你落榜了,合該就家裡人養著你了?”
黃立樹臉忽地紅了,“誰說我遊手好閒的?我這不是還沒想好麼?”
“哦,那你在想什麼?”
“想……”黃立樹說著瞪起眼睛,“我幹什麼要告訴你?”
“不告訴我那就等著小姨再跟你鬧死鬧活的。”
黃立樹只好嘆了口氣道,“這樣吧,那你幫我想想,以後走哪條道好,我暫時還沒有特別喜歡的。”
杜小魚來之前其實已經想好了一個主意,此刻見黃立樹果然沒有目標,便道,“那你暫時跟我學著管管鋪子,我到底現在是婦道人家了,總是露面也不太好。你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幾家鋪子都是賣不同的東西,指不定就有你感興趣的,你看如何?”她雖然有彩屏在幫忙,還有老太太留下的下人,不過有個親近的人就更好了。
至於黃立樹是不是那個料子,也得試過了再說。
黃立樹想了想,答應了,“行,那我試試。”
趙冬芝聽說他要跟杜小魚學著管鋪子,倒也沒有太多反對,強扭的瓜不甜,這兒子她是管不來了,又在京城見識過,如今他要從商,未必也就不好。
反正她將來那個飯館肯定還要開第二家的,杜小魚如今手裡幾家鋪子,哪兒還管得了那個飯館,等於是送給他們家了,黃立樹要是學到一些本事,總比現在到處晃盪的好,也就隨他去了。
濟南府如今大部分地方都種了蕓薹,一帆風順,知府王慶雲已經在幻想日後的錦繡前程,等待皇上的接見封賞。
誰料接連幾天都有彈劾他的摺子,說他不顧百姓死活,只顧種植蕓薹討聖上歡心,以致民怨載道,其心可誅。又說周邊地方遭遇旱災,濟南府毗鄰而居,本可施以援手,可就是因為王慶雲的私慾,導致災情更為嚴重,一時餓殍遍地。
聖上震怒,立時派人去濟南府查核實情。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當王慶雲被抓捕審理後,各縣令為撇清關係,紛紛供出王慶雲在任上做的壞事,不知被誰就捅出了王慶雲是搶了李源清的功勞,原本蕓薹是飛仙縣第一個嘗試種植的,卻被說成是王慶雲發現並培育。
審理此案的乃是戶部左侍郎常坤,常坤是李瑜的門生,去年李瑜被降職調至江西時,他是雲南府的巡按,但景王這事過後,他突然被升任為戶部左侍郎,官跳一級,因此來之前便已經有所準備。
當下立刻把王慶雲處斬,又把李源清有功的事稟告了上去。
不到兩個月,京城就下了聖旨,李源清調遷戶部主事,只等飛仙縣新任縣令到達,即刻去京城上任。
這訊息讓杜小魚喜憂各半,正如李源清說的,官場一事風雲突變,這王慶雲轉瞬間就丟了性命,而李源清卻升官了。
喜得是,她到時候隨行,便可以去跟親人團聚。
至於李源清,這一切早在他預料之中,景王復起,擁護另一位王爺的現任戶部尚書等人自然是要倒臺的,王慶雲就是頭一炮的犧牲品。而他們李家,李瑜做事沉穩,從沒有貿然站隊,在這時刻,皇上最信任,最願意起用的便是他們這些人。
所以,不過是順理成章罷了。
“你預計那新任縣令大概要多久會到?”杜小魚斜躺在美人榻上,這秋日爽朗,睡上一個午覺人更是舒服極了。
李源清坐過來,把她的頭放在自己膝蓋上,用手順著她頭髮,笑著道,“大概還有十來天吧,你準備準備,要帶的東西都帶上,這次去了可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回來。”
“那咱們住在哪兒?”聽說配給的房子是很小的,至於李家,雖然那院子是李瑜置辦的,可她卻不想住在裡面,聽說李源清的嫡母偶爾會來京城的孃家看看,便會住在那裡,還有李源清的兩個哥哥,一個妹妹都在那兒。
李源清想了想,“那就買一處罷。”
“買在大姐的旁邊”她笑起來,“不過你這次調任的太急,我們過去也只能先借住在大姐那裡,到時候再慢慢挑選,總不好隨隨便便就買了,到時候後悔。”
“你想怎麼樣就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