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寶可夢之命運的邂逅、
買下飛科,成為LPL守護神!、
王者榮耀戰鬥記錄冊、
寶可夢之暴君統治、
女扮男裝,被高冷千金倒追、
開局擊殺尹志平、
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
末世:雙皇廢土求生、
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
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
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
NBA:最強3D,神級跑位!、
小寡婦翻身,受不了、
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
刀刀直播間、
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
重生黛玉清仇錄、
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
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
殘夢遺傷、
溫暖和仁慈的效果可以持之久遠。20世紀50年代一群哈佛學生經過篩選,參加了一項跨年研究,每個人的生活基本資料都有詳細的蒐集。36年後,其中126人同意再度參加研究。他們被分成兩組,將父母形容為溫暖、耐心、慈愛的分在同一組,另一組的父母則被形容為沒有耐性、冷漠、無情。第一組的受試者罹患潰瘍、酗酒、心臟疾病的比例低於一般,第二組則是高於一般。第一組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患有重大疾病,而第二組竟高達87%。
各位或許注意到一個奇怪的事情。本書談的是付出仁慈的好處,現在我們卻在大談接受仁慈的好處。不過,只要自問以下的問題,這個矛盾當可迎刃而解:當我們撫摸一隻咪咪叫的貓,我們是在給予溫暖還是接受溫暖?或者,當我們享受他人的陪伴,是誰得到了溫暖?當我們抱著一個新生嬰兒,是誰在散發溫柔,又是誰在接受溫情?付出溫暖的人絕對不會感到寒冷。施與受的好處是均等的。當我們付出溫暖——以及我們的陪伴、不存論斷的正面態度、我們的真心誠意等等,我們會為周遭人的生活帶來舉足輕重甚至卓爾不凡的改變。而我們自己也不會一成不變。
一個感覺寒冷的人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