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頁)
錢江因東王日見跋扈,難免鬩牆之禍,終將由此瓦解。從此以後,不覺灰心起來。
一天忽按李秀成之信,展開一看,見是李秀成前來責備他的。說是弟的駐兵九江,原望天皇調京,會同北伐。如今不圖北方,且命弟進兵去取南昌,南昌縱得,於大局何補?威王林鳳翔之才,雖然勝弟,但不及軍師多多,何以令他單獨去行如此大事?近見朝中所出政令,往往顛倒百出,究是何故云雲。
錢江看罷,本想詳細覆信。後來一想,便不回覆。因為東王自從回京之後,四處城門,派人檢查,恐怕被其查出不便。李秀成候了許久,不見錢江的回信,只好進兵。出發之際,因聞曾國藩業已駐兵瑞州,他就先攻南康。
他的一個心腹將官,名叫袁圓的問他道:“王爺何故先敢南康?”
李秀成笑答道:“南康若為我得,東至饒州,西至武寧,皆為我們所有矣。”
袁圓聽說,方始拜服,即行出發。
及到南康相近地方,忽據探子報到,說是官兵方面,已由前任江蘇提督餘萬清前來應戰。李秀成聽了微笑道:“若是他來,南康地方,不必廝殺可為我有。”
李秀成剛剛說完,正在吃飯。又據探子報稱,說是曾國藩那邊,又派李續賓、羅澤南二人,各率精兵五千,來助餘萬清提督。李秀成不待探子說完,驚得投箸於地,汗下不止。正是:
強中自有強中手
理外偏多理外人
不知李秀成如何驚慌至此,且閱下文。
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
李秀成的部將袁圓,忽見李秀成一聽見羅澤南、李續賓二人,來助餘萬清之信不禁嚇得投箸於地,滿頭大汗起來,甚為不解。忙去問著李秀成道:“王爺久經戰陣,何故一聞羅李二人趕來助敵,即現這般驚慌之狀。”
李秀成見問,一壁俯身拾起地上的筷子,一壁拭著額上之汗的答道:“羅李二人,本是師生。曾國藩都把他們當作五虎大將看待。他們二人既來助戰,我已難得對付。再加曾國藩駐兵瑞州,本在做那贛皖湘鄂四省聲援的,如何不授他們的奇計。我僅一旅之師,怎麼不驚。”
袁圓聽了不服道:“王爺不必這般長他人的威風,滅自己的銳氣。末將不敏,倒要和他們見個高下。”
李秀成亂搖其手的答道:“這件事情,不是可以賭氣的。我此刻限你率同你的將士,扮作平民模樣,趕在羅李二人之先,混入南康城中。一俟那個餘萬清出城和我接觸之際獲、效果和事實。把理論、概念看作是行動的工具,是人在,你們就在城內據了城池。只要你能趕在羅李二人之先,不論勝敗,就記你的首功。”
袁圓聽說大喜道:“王爺既用這個調虎離出之計,末將一定漏夜趕去就是。”
李秀成揮手道:“事不宜遲,愈速愈妙。”
袁圓立即回隊,下令銜枚疾奔。等他趕到,混入城內,羅李二人果尚未至。李秀成一等袁圓走後,連飯也沒心思再吃“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④指精神專一。《荀子·,忙即率大軍兼程前進。
那個餘萬清,自從在南京戰敗之後,總算走了琦善的路子,朝廷方才將他調到南昌,戴罪立功。此次奉了撫臺之命,來敵李秀成一路人馬,生怕羅李二人搶了他的頭功,所以不等他們到達,他就帶了所部,出城迎了上來。要想由他的隊伍,單獨擊走李秀成之軍,便好將功贖罪。他還沒有走到名叫十字坡的地方,已與李秀成的隊伍相值。
李秀成一見餘萬清這般輕進,不顧後方。算定袁圓,此時諒已據了南康城池,也不再和餘萬清前去打話,立即催動人馬,就和餘萬清廝殺起來。雙方正在殺得難解難分之際,餘萬清的後隊,忽接探報,說是南康城地,已被李秀成的部下所佔。後隊一聽城池失守,頓時慌忙,不戰自潰。餘萬清陡見這種形狀,料知後方有變,只好連戰連退,直向南昌省垣逃去。李秀成並不追趕,單是一腳進城,即命袁圓乘勝收復武寧、饒州等處。
那末羅澤南、李續賓二人,既是兩員文武全材的將官,怎麼如此誤事的呢?內中自有道理。
原來曾國藩自從打發他的兄弟貞乾和彭玉麟、李續宜幾個,前去攻鄂之後,他就奉報移駐瑞州,即日起程。剛才到達,就接江西撫臺的移文,請他發兵去援南康。他知李秀成是個謀勇兼備的人物,不好怠慢。就派羅澤南、李續賓二人,各率本部人馬,兼程進發,去助餘軍。
哪知羅李二人,剛才走至半路,一連線到南昌撫臺的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