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 > 第91部分

第9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求生:開局萬人屠但我是個好人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蹟時刻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和前任重生後,他一直在殺我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似影是婙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LOL:鳥巢開始橫推八賽季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三部作品行世的女作家。她像臺灣文壇上的一顆光芒四射的彗星,在許多讀者的思想中留下了燦爛的烙印,尤其對青年學生,她有真才實學,課講得好,要求嚴,受到學生的歡迎。

為了教課,她經常在臺北與臺中之間奔波。這期間,在來往賓士的火車上,她偷偷讀了一些大陸出版的文學作品。魯迅的書在臺灣是被禁止的,也沒有人敢公開看。東海大學圖書館的地下室藏有魯迅的書,只借給教現代文學和創作的教師,不借給學生。她第一次聽到魯迅“吶喊”就在這個時候。

從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聶華苓雖然有過生活的艱辛,對生活也有認識。但中國幾千年文明史的黑幕,究竟有多厚多寬,並不瞭解。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魯迅的成名之作《狂人日記》給她啟開了認識社會的一扇天窗,接著她又聽見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阿Q大聲的叫嚷:“造反了!造反了!造反了!……我手執鋼鞭將你打……”,她還看見《藥》裡的小栓吃著浸了死人血的紅饅頭,《故鄉》裡的閏土,《祝福》裡的祥林嫂……一個殘破的舊中國展現在她的面前,幾乎碎了她的心。“唉!誰不愛自己的祖國!”這是她心海里引流出來的一條誠篤的河。

聶華苓有個人的恩怨,但這恩怨如一塊冰,終被時間的力量所溶化。

“自由中國”,她沒看到自由;雷震事件,傷了她的心……

1963年,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走訪亞洲。在臺北舉行的一次酒會上,聶華苓第一次認識了他。翌年,聶華苓跳出特務、孤獨和痛苦築成的囹圄,到了美國,在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從事教學、寫作和翻譯。

新的生活,往往影響著人的道路和思想。到了美國,她那塊巨大的“恩怨之冰”加快了它的溶化速度。她說:“在這兒,我可以清醒地看海峽兩岸的社會,可以讀各方面的報紙刊物和書籍,可以接觸世界各國的作家和作品,這使我的視野擴大多了,感情冷靜多了,看法客觀多了!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名詩句來說明我的過去,大概是正確的。”

1970年,她同安格爾一道翻譯《毛澤東詩集》。為了解每首詩詞的背景,他們翻閱了不少有關中國革命的書,如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等,對中國的歷史事件如二萬五千里長徵,都作了較細的研究,這使她明白了許多過去不明白的道理,認識了她向來懼怕的共產黨原來是為了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他們什麼艱險都不怕,爬雪山,吃皮帶,是為了幾萬萬人民和後代,他們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她說,“我訪問過七八個亞洲國家,心裡有個比較二見了印度就像見了舊中國:飢餓、貧困、落後、懶散、消極……到這時,我對新中國從怨到愛這個重新認識歷史的過程才算完成。”於是,在1978年,她第一次回到國內探親、訪問……

每個人都有一部歷史,簡單的或複雜的,含辛茹苦的或一帆風順的……

聶華苓喜愛佛羅斯特的一首詩:

這森林真可愛,黝黑而深邃。

可是我要趕去赴約會,

還要趕好幾哩路才安睡,

還要趕好幾哩路才安睡。

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不肯停步的執拗的旅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倦地跋涉著……

逝去的光陰是苦澀的,它只是回憶錄裡的陰影;今天和未來是美好的!詩,像她的座右銘;她,酷似詩中的主人公……

“要努力奮鬥,努力後總會有成果的。”她總是這樣鼓勵人,也鼓勵自己,與人奮鬥,與環境奮鬥……風裡,雨裡,白茫茫的雪地上,在通往圖書館的道路上,都有她奔忙的足跡;書架上、牆腳邊,堆放著各種中外文書籍,她不停地寫作,不倦地工作;在火車上、飛機裡也不例外,寫信,發電報,處理各種事情。聶華苓,每天見她見不完的人,做她做不完的事……

她聰明、精明、開明、能幹、勇敢!何達說:“她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蹟的人。那些看來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對她都是創造奇蹟的材料。”

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就是她和安格爾創造的奇蹟。

聶華苓思想敏捷。她心裡總是裝著許多形象、畫稿,時刻都會跳出新的思想。

碧藍的克拉威爾水庫是“國際寫作計劃”的誕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手到情來退休妖局員工直播寵物答疑爆紅婚後相愛:黎少慢慢寵重生之亂世佳緣白居易傳心動互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