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1/4 頁)
態,比如現在,他與韋德慶在半路相遇,韋清的下意識反應便是讓韋德慶來見他,儘管韋德慶是陳留郡王,但在韋清的眼裡,這些官職爵位都是父親賞賜給他,他更應該心懷感激才對。
“德慶見過少家主。”韋德慶翻身下馬,站在馬車外欠身施禮道。
“真是巧,我正要去德慶兄中,沒想到咱們居然在半路上相見,你莫非也是要去陳留找我?”韋清輕捋頜下長鬚微微笑道,他口稱德慶兄,可依然端坐馬車中不動。
“少家主猜得不錯。”韋德慶沒有將韋清刻意做出的高姿態放在心上,便點了點頭沉聲道:“我正是要到陳留找刺史商量與崔慶功作戰之事。”
這時,副將王武俊在後面重重咳嗽了一聲,這是他在提醒韋德慶先問韋清的來意,但韋德慶卻似乎沒有明白他的提醒,依然道:“想必少家主一路上都看到了,這次戰役對百姓的傷害尤重,為了中原的百姓安寧,我認為應儘早結束這場戰役,不知少家主以為我的話可對?”
咳咳!王武俊又在他身後猛咳兩聲,他已經看見韋清的隊伍裡似乎還有宦官,便隱隱感覺到韋清此次來者不善,又再一次提醒他不要多言。
韋德慶地臉卻沉了下來,他一回頭瞪王武俊道:“你若再敢擾亂,我必以軍法處置你!”
王武俊臉脹得通紅,低頭退了下去,韋清卻深深地看了王武俊一眼,便微微一笑道:“德慶兄的意見韋清深為贊同,我此次前來便是要與你共同剿滅禍害百姓的崔慶功。”
說到這裡,他向後面做了一個手勢,立刻從隊伍裡走出一名宦官,他朗聲道:“太后有旨,著陳留郡王韋德慶、陳留刺史韋清接旨。”
韋德慶與韋清一起跪了下來,宦官朗聲宣旨道:“陳留郡王、卞滑曹宋四郡節度使韋德慶忠心為國,為哀家解憂、為天下百姓解難,有功於社稷,特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保,賞錢五百萬、絹千匹。”
“臣謝太后封賞!”韋德慶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宦官瞥了他一眼,卻又繼續念道:“陳留刺史韋清精細廉明、公正無私,特加封其為河南道安撫使、御史大夫,總監河南諸軍,欽此!”
韋德慶的身子猛地一震,他的心彷彿一下子墜入了寒窟。
第三百四十六、七章 渤海求助(上)(下)
大唐永安元年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新年前夕,一隊從渤海國而來的使臣風塵僕僕地抵達了長安城。
渤海國位於大唐的東北部,由粟末人首領大祚榮在武則天聖曆元年創立,在創立之初,渤海國便接受了大唐皇帝的冊封,臣服於唐朝,並全面模仿大唐的政治制度,引進燦爛的唐朝文化,又幸得代代英主,竟使得其國力日益強盛,雄踞於北方,與盛唐共創了北國輝煌,也由此被稱為海東盛國。
安史之亂中,渤海國一度脫離了唐朝,但很快它又遣使入京,繼續為大唐的屬國,時值大唐永安元年歲暮,渤海國國王大欽茂特遣子大嵩出使長安,朝拜新皇,同時大嵩也帶來一個特殊使命,請求大唐出兵,幫助他們抵禦契丹的進攻。
契丹人從來都是人的天敵,近百年來便一直與渤海國時戰時停,但今年契丹人的進攻卻異乎尋常的持久和強硬,從十月開始進攻了近二個月,仍沒有停止的跡象,尤其是渤海國與契丹交界的扶余府,更是契丹人進攻的重點,長達二個月的戰爭使得渤海國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不得已,大欽茂便緊急派兒子進京求援。
使臣離城尚有五里,鴻臚寺少卿鄭浦便親自出城迎接,大嵩年近三十,他和其父一樣崇尚漢風,身著長袍、腰束玉帶,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被朝廷封為渤海縣公,他老遠便下馬向身著四品朝服的鄭浦拱手笑道:“讓使君親自出城迎接,我愧不敢當。”
鄭浦也下馬回禮道:“縣公不必客氣,這是朝廷的禮儀。縣公一路辛苦,請隨我進驛館休息,改日我們再安排覲見太后和新皇事宜。”
大嵩聽說改日再安排,他不由心急如焚。可又不知鄭浦底細,不敢輕言國事,便硬生生忍住了心中的焦慮,一行人進了明德門,長安新年的氣息撲面而來,人潮如海、馬車飛奔,到處可見為新年作最後準備地百姓,鄭浦早發現大嵩一路心神不寧,現在見他連進了城都沒有興致。便低聲笑問道:“縣公剛來長安,莫非就有了思鄉之情?”
大嵩微微嘆了一口氣道:“我有緊急國事,奈何要改日才安排覲見,故心中彷徨,請使君勿怪。”
“緊急國事?”鄭浦見他似乎不太明白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