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可是,這一世,特殊的身世,讓李靜生來就受到了太多的疏離冷漠,還是來自至親的。李靜以前世的記憶來溫暖自己,以多年練就的溫和內斂來讓儘量自己保持著平常心。
可是,有幾人會希望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就得到至親的淡漠疏離,甚至畏懼嫌惡?有誰生來是不在乎血緣親情的?
李靜曾經把秦家當歸宿,雖然朱氏對她頗多不滿,可是,終究願意以誠心溫柔待她,以她自己獨有的方式關心教養她,只是,有著自己固有思維方式的李靜,在初始,尚不熟悉這個時代的世故人情之前,讓朱氏碰了太多軟釘子,磨掉了朱氏對她的耐性和善意。但是,朱氏終究還是一個善良的女人,即使對她表示嫌惡,也不在背後說她什麼,甚至,依然關心著她,換季時的新衣服,入冬時房間的炭盆,從來都是早早的就為她準備了,跟秦漢、秦芳一樣的標準。
秦勇對李靜的溺愛,更是勝過秦家任何一個孩子,包括他們中年得子,還是千金的秦芳。
直到李寂到秦家接她,秦家夫婦毫不猶豫,甚至連詢問一下她的心意都沒有就高高興興送她回那個她自出生當天就被遣出,十年裡,除了偷偷從後門、圍牆溜進去,就再也沒有進過的李家,在她心中陌生的跟她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的李家時,李靜才知道,秦家,終究不是她的歸宿。
李靜微笑著接受了李寂提出來的要求,微笑著跟秦家夫婦告別了,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眷戀不捨,朱氏難免又因此埋怨了她冷情冷漠,喂不熟。十年將養,竟沒有換來她半滴眼淚。那個時候,李靜心中悲涼的哪裡還有淚水?
回到李家,說李靜絲毫沒有期待那絕對是騙人的。在她的幼時,也就是別人都以為她還不懂事的嬰兒時代,秦氏每次去看她都是很溫柔的,會抱著她哭,會跟她道歉,說會好好愛她。只是,隨著李靜年齡漸長,秦氏去秦家看望她的次數越來越少,態度也越來越疏離別扭。李靜多少知道那是她的性情愛好與這個時代的標準道德規範不符,初始,她以為秦氏是跟朱氏一樣的原因,加上多年不與她生活在一起,想罵她又不好意思。
()
可是,回到李家的李靜,被安排在了一個遠離李家夫婦的主院,甚至遠離李家其他孩子的院落的偏院,當然,一應的擺設裝飾都是最上乘的。
李靜是在當晚的晚餐桌上見到的秦氏,她下午未時就到達了李家,李寂派人把她和紅姑安排到別院之後,到晚餐時間之前,沒有任何人到那裡見她。晚餐桌上,秦氏看到進門的她,並沒有喜極而泣,更加沒有迎上前抱住她,只是給了她一個僵硬的微笑,身子,在她落座時,還幾不可察的向遠離她的方向蹭了蹭。
之後,李靜提出繼續到秦家學文習武,李寂猶豫了片刻,就應下了。一個月之後,李靜終於給自己在李家的身份做了一個定位,她是一個被隔離的房客,李家,只是她不能選擇接受或者拒絕的房東。
李靜微微失落過後,很快就適應了那樣的身份生活。轉生之後,準確地說,確認自己是轉生之後,李靜在最初的慌亂迷茫之後,就決定了隨遇而安。人生明天會發生什麼樣的意外誰也不知道,人生活著有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事,即便自己竭盡全力也不能成為那個對的人,李靜決定了,即使所有人都不給她歸宿,她也要讓自己開開心心的生活。李靜學琴學鼓,習武練劍,為了成年之後出門遊歷,為了與蘇軾或者柳永相遇。
隔年,李讓的出現,以及李讓牛皮糖一樣黏在她身邊的態度,李靜在表面的雲淡風輕、微微推拒之外,聽著李讓的童言童語,是真的有幾分放在了心上的。如果不是隨後魏諶對邊地的講述讓李靜心生不安,如果不是她前世的本家,這個時代極少數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商人蘇長山的出現,李靜繼續留在李家,繼續被李讓纏著,會把他作為那根救命稻草,建立她在這個世界第一個紮根的羈絆的。
即使經過了一圈海上航行,回來之後,李讓的態度,還是讓李靜略微自責的接受了她擠進她的心裡。
可是,變化往往來得太快,或者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家,終究是容不下李靜;而李靜,又因緣際會救下了摩西,在李讓執拗的選擇陪伴她的時候,拋下李讓帶著摩西住進了蘇家。
當時的李靜想著,既然李讓搬到了別院,那麼,他們之間是來日方長的;而摩西,她既然駐足救下了,就要救人救到底。
而在李靜一心幫摩西學習漢語,建立自信之時,李讓入學了睢陽學舍,在之後,李靜帶著摩西一起入學,身邊還多了一個撲過來的花蝴蝶萬麒。李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