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人力,竭盡所能的儲備物資糧草。但他知道,憑自己這個縣城是不會阻擋敵軍太久的,他雖然做好了必死的準備,但卻也不會去做雞蛋碰石頭的蠢事,去盡愚忠!更加不能那全縣百姓的身家性命做自己留名青史的本錢!
所以,他又偷著安排了兩個舉措,一是找精壯幹練之人,開挖地道,從縣城裡直通不遠處的山間,有幾條還是通向清江方向的。在眾人的努力下,不到兩個月就完成了全城十二條地道的開鑿,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可是關係到自己和家人死活的大事!不過,他逃出去不是隻為逃命,而是為了再給麗句國偷襲兵馬一擊!所以,他同時派人將親筆信送到了第七軍團統帥乾盛公處,他知道,乾盛公乃是精明的統帥,一定會做相應的準備的。
果然,乾盛公在接到信後雖然有些懷疑,但靠著多年在戰場廝殺出來的穩重性格,他還是做了防備萬一的安排。他讓人通知駐守清江沿岸的邊防軍,讓他們加強巡邏,但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隨便亂說,所以,沒有告訴他們防備麗句國偷襲。雖然周守仁也告知了邊防軍守將麗句國的舉動,但那守將卻是沒有往心裡去,而對於乾盛公的告誡由於說得比較隱諱更是沒有猜出來其中含義。所以,也就導致了被麗句國輕易的偷襲,沒有能夠禦敵於國門之外!
當麗句國真的偷襲時,周守仁的準備得到了充分的運用,他先是阻擋了麗句國前鋒,精銳的羽崖軍的前進步伐,使他們被迫繞道而行耽誤了路程,最終為海明珠的千里奔襲贏得了時間。隨後,他又憑一縣之力,阻擋了幾十萬麗句國軍馬的衝擊,整整兩天。當麗句國兵士在第三天清晨衝上無人防禦的城牆時,竟然沒有見到一個守城計程車兵或百姓,全城人似乎從人間蒸發了!金永旭等雖然猜到他們可能是從地道跑了,但卻沒有來得及尋找地道入口,因為前方先鋒官李宗臣的進攻受挫戰報到了,他們便急著應對此事而沒人顧及地道了!
按照周守仁和乾盛公的約定,周守仁和其他縣中官員分別引領百姓從不同方向撤退,只是,周守仁在引百姓撤退後,又帶著幾個心腹干將來到與乾盛公派出的兵馬會合處。乾盛公本人來了,他得知周守仁來了時便知道麗句國果然偷襲了!後悔之餘,他立刻下令全軍開拔,除留下兩萬防禦蠻人外,其他的六萬人馬火速趕往帝國與麗句國交界處!
當探馬來報,說是清江北岸竟然還有一個麗句國的留守軍營,裡面估計有近萬兵馬,他不由得勃然大怒,當即下令猛攻,限半個時辰結束戰鬥!
正在做著打破千年舊例,讓帝國臣服在自己腳下的美夢的麗句國士兵,根本沒想到這麼快四周的守軍就發現了他們的行動,並且趕到了探馬面前。如砍瓜切菜般的,六萬兵馬很快就將這些麗句兵士殺了個乾淨!按照乾盛公的本意,馬上就要領兵去追擊麗句國大軍的後面,但卻被周守仁阻止了。
“將軍,麗句兵馬至少有幾十萬,我們這六萬人雖然可以重創他們,但自身損失也會很大。”
時間緊急,他不等乾盛公說話,就將自己的道理說了出來。“現在,京師早就接到了我們的飛鴿傳書,做好了防禦準備,所以,賊子們偷襲京師是根本不可能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能讓這些混賬東西留在虎山關東,讓他們退回到清江南岸去。”
看到乾盛公點頭認同了他的見解,周守仁繼續道:“而且,這次麗句國犯上,絕不可以不做懲罰,而懲罰就是要滅其國,屠其族!”
看到他說話惡狠狠的樣子乾盛公也不由得有些皺眉,但想到麗句國如此忘恩負義,他也贊成周守仁的觀點了!
按照周守仁的想法,先是要控制住清江南岸,只有控制了對岸,才可以順利的讓兵馬度過清江去。麗句國兵馬雖眾,但精銳的只有那羽崖軍,而且也只是和倭國的小規模衝突中有了些實戰經驗。其他軍馬,雖然不少,但在帝國的精兵看來,不過是些只會欺負老百姓的烏合之眾!所以,只要這裡能夠守住幾天,帝國兵馬一定會打破入侵之敵,這樣,兩面夾擊定會大獲全勝。到時,帝國大軍過江,麗句國此次應當是傾國而出了,本國定然沒有多少軍隊,所以,滅其國定當如摧枯拉朽般勢不可擋!
乾盛公本是在司天鳳軍中的戰將,積功至上將軍,後第七軍團統領出缺,便由他補上。所以,他也是久經沙場之輩,當然看得出周守仁用心之恨,計策之準!於是,他便依記,讓一萬兵馬渡河,搶佔對岸渡口!同時,派人四處報警,準備調集關東之兵來痛擊進犯之敵!
當金永旭擊退了叛亂的李宗臣部,率敗兵退至於此時,他真的感到了絕望!但他心中有個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