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最終也返回到趙平功等人的思路上,他會不會要謀反?」賢貴妃回宮了嗎?」司美鳳在和姐姐司天鳳,還有嚴珍麒一起,與張奇峰;盤腸大戰後,被張奇峰以省親為藉口,直接迎回到了永安王府。當時隆盛帝雖然覺得不對,但一時沒想明白,此時他終於醒悟。「回陛下,娘娘一直在永安王府省親,聽回宮的宮人說,娘娘和王妃不捨分離,所以,暫不回宮。」「這個賤人!」這樣的答覆無疑印證了自己的猜測,隆盛帝忍不住罵了出來。無論是身旁的內侍還是趙平功,江平,都是隆盛帝的親信,他們都是深通宮中禁忌和做官之道,臉上都是一副淡然表情,好像根本就沒有聽到這些似的。隆盛帝壓住了怒火,想了想,說道:「恐怕永安王是對王位還不滿意啊!」
「陛下,此時此刻,永安王坐擁天下精銳,他的反心既然已經暴露,那必然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當早下決斷才可以!」江平道:「臣以為,有兩策可供吾皇選擇!第一為險招,就是捨去一切,與永安王生死一搏!成功則天下安定,失敗則萬劫不復!」隆盛帝眉頭顫了顫,江平又說道:「第二為緩招!就是任憑永安王之作為,至於他日後會如何對待皇上,則只有看他是何等心性了……」「皇上,第一策乃你死我活之局,成功希望渺茫。第二策乃是純粹的聽天由命!縱然能保住性命,怕是也要忍辱負重。臣等受吾皇大恩,無論如何也會誓死追隨,但此乃關係國運之事,還要吾皇聖斷!」趙平功說完,向隆盛帝跪下,磕頭在地。江平也跟著跪下,磕頭後並不起身。
「愛卿等都是朕的股肱之臣,縱天下人皆附逆,有卿等在朕身邊,朕心亦慰也!」隆盛帝嘆了口氣,「唉,第二策等於將祖宗基業拱手他人,縱有富貴榮華可保,苟且偷生又與死何異?可縱然朕將生死置之度外,如今無兵無將,又如何能夠與永安王拼死一搏呢?」「陛下!」趙平功抬起頭,竟然已經是淚流滿面,江平也同時抬起頭,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只要陛下有此心,臣有一計,或可有奇效!」隆盛帝來了精神,「愛卿快說。」「陛下,永安王府雖然人丁單薄,但張奇峰還有個兄弟啊!」看趙平功臉上露出陰險得意的笑容,隆盛帝眼睛一亮,說道:「你是說大將軍?若是朕封大將軍為永安王,則二十萬御林軍,十六萬內外衛,就可為朕所用!」
「這個恐怕不成……」聽皇帝如此異想天開一廂情願,江平已經顧不上禮儀,說道:「聽聞大將軍自幼極為崇拜永安王,而且,他對永安王從來都是言聽計從,所以,讓他為了王位跟永安王相爭,怕是不成。」隆盛帝眉頭又皺起,趙平功介面道:「臣以為,可直接冊封大將軍為親王,和永安王平起平坐!所謂二雄不併立!只要大將軍能與永安王平起平坐,短時間肯定無礙,但時間久了,心中難免會有變化,屆時,兄弟間起了間隙,皇上撥亂反正的機會也就來了。」「不止如此,大將軍自幼習慣了仰視永安王,但永安王卻未必會習慣他跟自己同等爵位!皇上晉封大將軍,以永安王的深沉性格來說,怕是會立即想到其與皇上有什麼約定!弄不好,很快就會反目!就算不反目,怕是也要暫緩叛逆,而先解決隱患了吧?」聽了二人的話,隆盛帝心裡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可他卻沒有想過,張奇巒會不會接受這個冊封?或者說,張奇峰會不會更加迅速的動手,以免日久生變?
「另外,雖然三王與永安王相爭,已經敗北,但在關外,卻還有人在與永安王抗衡啊!」聽趙平功這麼一說,隆盛帝點點頭,道:「雖然貴喜叛逆在先,可若是能平定永安王這個心腹大患,則皇上完全可以赦免其前罪啊!」「貴喜在外面牽制,內則是大將軍與之相抗,」江平也說道:「皇上何愁江山不定?」「朕明日就傳旨,晉封大將軍為……安寧親王!食邑同定南王!」就在隆盛帝躊躇滿志的時候,一個不速之客也悄悄進入到了皇宮。
東宮也是燈火通明,兩個貴婦正在密談著。
「娘娘,聽下面人說,那賤人當日出宮,是被宮人們架著上的轎子,還有傳說,打掃她寢殿的宮人,在她走後,光被褥就洗了四五條,連地毯都刷了!」說話的是安妃宜蓮,而她能叫娘娘的,也只能是江皇后!「哼,那賤人,她姐姐跟親自通姦亂侖,她還能好到哪裡去?」皇后不忿的說道:「本宮早就聽人說起過,那逆賊去探望那賤人時,都會將宮人遣出,這還能有什麼好事?更有時,就是宮人們站在院子外面,也能聽見裡面那不知羞恥的浪叫!」「她現在住在永安王府不回宮,這實在不成體統!而且,要是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的,有她在宮裡做個人質,逆賊不是也能有所顧忌不是?」宜蓮說道:「臣妾看來,不如娘娘直接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