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總統府辦公廳”的字樣。
廖東凱望著檔案右下角的印戳,心中暗道這是不是有人在開玩笑啊。他把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幾編也沒有發現有什麼惡作劇的線索,裡面的內容大概意思是為了參加明天在上海舉行的拍賣會,臺灣方面特推薦本土企業南天集團參加,並希望透過這次拍賣會使得臺北政府和上海建立長期的永久的經濟合作關係,為了兩岸經濟交流做出貢獻。
上海作為國際性的大都市以前有很多的臺灣企業到這裡來投資建廠建立辦事機構甚至建立分公司,但是那都是企業的自願行為,並沒有什麼臺北政府的推薦。雖然兩岸並沒有正式的檔案實現“三通”,但是實際上臺北政府已經預設了其中的通商,不過像這次以檔案的形式出現在大陸的國家辦事機構裡,在廖東凱的印象裡這是第一次。
可能不單是自己,就連上海這些政府的高層恐怕都沒有人見過臺北政府的檔案,也許連中央也沒有過。
而現在這個東西竟然出現在自己的手裡,廖東凱感覺到自己腳底板都開始冒汗。
在國家機構工作多年的廖東凱,憑藉著高度的政治敏感度他知道這張紙的份量。如果這張紙真的是臺灣方面發來的話,那麼這將是建國以來臺灣方面第一次以檔案的形式向大陸政府的單方面示好,其意義自是不言而喻。
怎麼辦,怎麼辦,見還是不見,是由我約見還是要報市長,廖東凱腦海裡念頭數轉。思來想去廖東凱是認為應該自己先見,既然是指名道姓要找的是自己,可能是希望透過自己這邊和政府搭上線。在有一點讓廖東凱考慮先見的原因,那就是這張紙的真實性還有待於核實。如果自己貿然的向市長報告,萬一這張紙是假的話,那麼自己豈不是鬧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馬上把客人請到客廳,就說我一會出來。”廖東凱吩咐道。
“是。”管家轉身出去了,廖東凱望著手中的檔案,眼中那許久不見的熾熱的光芒在心底深處悄悄的滋生起來,他敏感的感覺到了自己政治上的春天也許就在這一張紙上。
第一卷 商海沉浮
第十二章 … 初探心聲
廖東凱的家在上海的郊區,是上海地區有名的富人區,有點類似於香港的半山區。這裡住著上海很多的達官顯貴,在這裡居住本來就是一種財富的象徵。在劉子龍的資料中比較翔實的記載著廖東凱這幾年的生活軌跡和他創造財富的工作技巧,生活中顧家,在商海中自是頗有儒家的風範。由於本身就是代表上海政府,所以在各種場合都有一種天然的優勢。
這種優勢表現在生活的細節中,也表現在他的工作忙碌中。這幾年的工作生活軌跡從另一方面也折射傳廖東凱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多年的商場征戰讓廖東凱養了從不滿足現狀不甘於平庸的性格。如果換了其他一些人在廖東凱這個位置上沒有他這樣的雄心是絕對幹不出這樣成績的,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廖東凱是絕對有自豪的本錢。
劉子龍最後看了一眼手中的檔案把他扔在一邊,又向窗外看了看廖東凱的家。一棟白色的三層別墅,這樣的別墅在上海的計算往往都是以千萬來計算的,別墅很雅緻,周圍種著各種各樣的花草,在這樣月朗星稀的夜晚不時有陣陣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
劉子龍下了車合上了厚重的車門,抬頭望了望別墅裡依然明亮的燈火,他知道廖東凱還沒有休息,儘管現在已經很晚了。
敲開了廖宅的大門,和管家交談的數句,同時遞給關鍵一個信封,接著劉子龍就安靜的在大門門口等待廖東凱的會見。
蕭天曾經問過劉子龍,如此貿然的見廖東凱會不會吃閉門羹。當時劉子龍自信的笑了一聲,答道如果是別人肯定會,但是要是我去見,他就一定會見我。
這麼自信,蕭天笑著問道。
劉子龍笑而不答,對於信封中的東西劉子龍連蕭天都沒有交待過。蕭天也沒有很三八的問東問西,劉子龍很清楚蕭天的性格,他要的是結果,至於過程,不重要。
一身名牌西服穿著的劉子龍站在廖東凱別墅門口悠閒的欣賞著月色,顯然並沒有把今晚的會面當成一種負擔,彷彿在參加一場普通的朋友式聚會一樣。曾經的腥風血雨,曾經的物是人非,已經讓和蕭天同樣年輕的劉子龍養成一種沉穩的性格。不再是以前城北監獄裡那個頑皮異常的年輕人,隨著這些年和蕭天在一起的沙場征戰商場爭霸,劉子龍已經讓蕭天頗為放心。
做事進退有度,做人沉穩機智,這對於一個二十多不到三十的年輕人是最大的財富。
所以蕭天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