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比如動力系統必須使用新式高壓鍋爐,以及體積小得多的渦輪蒸汽機。這些新式裝置都沒有進入大批次生產階段,其採購價格絕不會低到哪裡去。
再說了,“長江”級動工的時候,帝國的物價才多少?現在過了十幾年,物價又是多少?如果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的話,新式戰列艦的價格甚至比“長江”級還要低!
如果說,海軍的要求是一份考卷,恐怕沒有一家造船廠能夠拿到滿分。
實際上,高要求一直是帝國海軍的特色,如果讓造船廠輕易的拿到滿分,帝國的艦船工業就不會有今天的高水準了。
“怎麼樣,感覺不錯吧?”嚴國榮顯得有點得意。
這份效能要求書可是他親手製訂的,他不得意才是怪事。
“將軍,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恐怕現在汪總正在辦公室罵娘呢!”
“是嗎?汪總可不是那樣的人,他會把罵孃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嚴國榮放聲大笑了起來,“不過,汪總不會讓我們失望的。既然他接下了這個任務,就不會輕易言敗。我也說了,如果連他的團隊都無法達到海軍的高標準,其他造船廠的工程師也不可能讓我們感到滿意。”
“希望如此吧,只是我們也不應該抱有幻想。”
“當然,海軍從來沒有幻想。”嚴國榮微微點了點頭,神情頓時嚴肅了不少。“元帥在批准這份效能指標書的時候就明確表態,採購價格可以適當放開,但是效能指標不能鬆手。即便戰爭還沒有爆發,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誰又知道,戰爭在什麼時候爆發呢?帝國海軍可不想輸在起跑線上。”
對此,白佑彬不得不點頭承認。
誰都知道,《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成為一張廢紙之後,各個國家都在和平的外衣下做著戰爭準備。這就如同正式比賽前的熱身運動一樣,誰準備不夠,誰起步晚了,誰就將輸掉比賽。
問題是,這場熱身運動會持續多久?
會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樣,參賽方都很有風度,等到各方基本上都做好了準備工作,再上場比賽?
別說老謀深算的政客不會相信,就連白佑彬都不敢相信。
不管是獲勝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所有參賽“隊員”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留下了極為深刻的教訓。
戰爭豈是比賽,戰爭是關係國家存亡,民族興衰的頭等大事!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想成為第二個奧匈帝國,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想成為下一個奧斯曼帝國。
等到對手做好了準備再動手,那是白痴的行為!
誰先做好準備,誰就獲得了先機,並且掌握了主動權。到時候,戰爭不會以文明的方式開始,更不會留給對手太多的機會!
帝國能夠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獲勝嗎?
白佑彬不知道,嚴國榮不知道,陳錦寬也不知道,甚至連蕭鼎昆都不知道。
第一卷 民族脊樑 第二十九章 … 節外生枝
因為沒有合適的接替人選,所以白佑彬仍然得留在海軍司令部。
正式招標書下達之後,十九家造船廠都迅速做出了回應,並且在一個月之內陸續向海軍遞交了初步設計規劃,並且附帶了第一份造價明細表。
這並不是正式競標書,只是與海軍通氣,讓海軍有大概印象的競標書草案。
一般情況下,最後的競標書會在此基礎上有很大的變動,特別是競標價格,會比第一份造價明細表高出至少五成!
三個月後,各大造船廠遞交了第二份競標草案。
這些草案就詳細得多了,在設計指標方面,造船廠明確了設計重點,特別是效能側重點,以及為了實現這些效能指標,需要採用的新技術,新裝置。最後,同樣得附上相應的造價明細表。
對海軍來說,當然不會把造船廠提交的東西當作“真理”。
海軍有自己的價格測算系統,並且會與造船廠提交的造價明細表做對比。
白佑彬留在海軍司令部的任務就是參與價格對比。說白了,就是利用海軍掌握的資訊,來核算造船廠的造價明細表,找出造船廠耍的花招。
造船廠畢竟是企業,企業的目的是賺錢,而不是做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很多時候,造船廠為了贏得海軍的青睞,會降低某些重要裝置的價格,同時提高某些次要裝置的價格,從而矇混過關,最終達到賺取高額利潤的目的。交了鉅額“學費”之後,海軍制訂了極為嚴厲,而且內容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