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4 頁)
又是一愣,白佑彬送開了手。與阮文彪看了一眼後,兩人迅速去了司令艦橋。
艦橋內,羅清遠、餘沈兵、戴秉國與蘇鼎昌正在一邊笑著,一邊低聲聊著什麼。在他們前面的舷窗外,就是快速戰鬥群旗艦“太宗”號戰列艦。
看到“太宗”號主桅杆上懸掛的三面紅色訊號旗後,白佑彬與阮文彪同時明白了過來。
那三面訊號旗的含義是:“避讓”。
戰鬥中,這有“緊急避讓”的意思,即命令處於交叉航線上的戰艦轉向,避免發生碰撞。在平常,“避讓”就是讓附近的戰艦避開,並且至少保持五鏈的距離。
顯然,只有旗艦才有資格懸掛這樣的訊號旗!
而此時,主力戰鬥群的旗艦,即“黃河”號戰列艦正從“太宗”號戰列艦右側方向駛來。按理說,“黃河”號才是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太宗”號是太平洋艦隊快速戰鬥群的旗艦,應該是“黃河”號懸掛“避讓”訊號旗,讓“太宗”號避讓。現在“太宗”號搶先懸掛了“避讓”訊號旗,擺明了就是不給“黃河”號面子。
說直接點,就是祖壽清不給李玉民面子。
考慮到兩人的身份,以及兩人之前的陣營,當“太宗”號在“黃河”號面前懸掛出“避讓”訊號旗的時候,“太祖”號戰列艦上,原本隸屬於帝國海軍南洋艦隊的官兵不興奮才是怪事呢。
“真是自找麻煩。”羅清遠笑著搖了搖頭,“看來,這趟回去後,麻煩少不了啊!”
“有天大的麻煩,也是祖壽清將軍的事,與我們有多大的關係?”餘沈兵也笑了起來。“不過,祖壽清將軍這麼做了之後,不但李玉民面子上掛不住,連江洪波將軍都很難做人。看來,‘白李逵’這個外號真不是白來的。”
聽到這,白佑彬也在暗暗發笑。
“白李逵”是南洋艦隊司令部一些低階參謀給祖壽清取的綽號,主要是祖壽清的面板在海軍官兵中算得上白皙,而且做事雷厲風行,在關鍵問題上欠缺妥善處理能力,很有《水滸傳》中李逵的風格。
“再頭痛,也是元帥的事。”阮文彪走了過去,“鬧得再大,到最後都是派系之爭。元帥被夾在中間,才真正難做人。”
羅清遠微微點了點頭,同時暗暗嘆了口氣。
如果白佑彬這些年輕軍官不太瞭解祖壽清的話,羅清遠就不一樣了。
在上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祖壽清就是驅逐艦編隊的上校指揮官。當時,他還是帝國海軍中最年輕的幾個上校軍官之一,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甚至很有可能超過江洪波,成為帝國海軍最年輕的艦隊司令官。
只是,在隨後的十多年裡,祖壽清的軍銜只升了兩級,而且只當上了艦隊參謀長。
雖然這一成就,在與他同齡的海軍軍官中已算得上是非常優秀了。但是,在那十年中,很多軍官都升了三級,甚至四級。江洪波就從海軍上校一路晉升為海軍上將,並且出任南洋艦隊司令官!
導致祖壽清仕途平平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脾氣,以及高傲的性格。
說白了,現在他讓李玉民下不了臺,就等於讓陳錦寬元帥,讓衛延年總參謀長下不了臺,結果對他有什麼好處?
逞一時之痛快,結果卻毫無收穫,這樣的事情,有幾個海軍軍官會做?
甚至有很多人在暗中評價,祖壽清應該去陸軍服役,而不是在海軍服役。按照他的脾氣,在陸軍可能還更有前途!
當然,在帝國海軍中,祖壽清這樣的人絕對是少數。
兩支艦隊會合後,“黃河”號並沒有超到“太宗”號的前面,而是“主動”讓出了旗艦的位置,並且打出了向“太宗”號致敬的訊號旗。
當然,這道旗語也可以理解為,主力戰鬥群恭賀快速戰鬥群取得的重大勝利。
此時,“太祖”號露天甲板上的官兵也紛紛散去了。
羅清遠搖了搖頭,轉過了身來。“沒事的,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吧。所有高階軍官跟我到作戰中心,餘沈兵,你去準備一下檔案。”
離開司令艦橋的時候,白佑彬還朝遠處的“黃河”號戰列艦看了一眼。
雖然沒有人提到李玉民的為人,也沒有人對“黃河”號主動“謙讓”的行為做評價,但是白佑彬完全能夠從這件小事上感覺到李玉民絕對不是那種爽快,直性子的將領。再聯想到江洪波與李玉民的矛盾,白佑彬甚至相信,在海軍的眾多將領中,李玉民的性格屬於另外一個極端。
“在想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