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離開金門島時,就遭到敵灘頭的排炮襲擊,不少船隻被擊沉、擊傷,後來,船隊又遇到了國民黨海軍軍艦的攔截,從古寧頭返航的船隊又莫明其妙地誤駛入敵軍艦潛伏區,後又被我軍情報船誤為國民黨的增援船隊,而後竟離奇地被我軍佈置在廈門灣、石碼一線的遠端炮群全部擊沉。
25日上午6時,蕭鋒副軍長,85師師長兼政委朱雲兼政委等心急如焚,已經放亮的天空一片滲烈的景象留下了:指揮員們隔海看到了在敵軍轟炸和炮擊中燃燒的船隻,原定運送11000人登島作戰的第二、第三梯隊計劃已經難以實施。無可奈何之中,他們向兵團領導請求援助。請求立即派船隻支援,可此時哪裡還有什麼船隻?
(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
我軍的強打猛攻給國民黨的守軍以極大的殺傷,為了保住臺灣島的前沿陣地,為了給臺灣島留下一個屏障,蔣介石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金門島。
25日凌晨4點,國民黨海防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璽少將受命率艦隊旗艦“太平”號自澎湖基地開往金門島增援。黎玉璽到達金門之前,已令駐守金門島的國民黨海軍進行海上封鎖,敵202號掃雷艦、“南安”艦駛入古寧頭西北島沙水道,炮擊我登陸部隊,而“楚觀”、“聯錚”、“淮安”等艦和“203”號掃雷艇、“15”、“16”號炮艇等則開至大小金門之間,守護大金門的四側後方。
蔣介石在派海軍封鎖海面的同時,於25日凌晨4點30分派胡璉兵團的18軍118師、19軍14師、18師52團和11師的一個團在坦克和炮兵的配合下從料羅灣登陸。當時,解放軍登陸部隊離灘頭陣地已達十多里路,胡璉看到這一情況,下死命令將該兵團主力18軍投入戰鬥,來了個反包圍,又派迂迴部隊佔領瞭解放軍灘頭陣地,切斷解放軍後撤的退,並用炮火將解放軍登陸部隊因潮水退卻而擱淺的船隻全部擊毀。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