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牧攪敬蟪瞪希�賢�訟爻恰�
本來鄉勇們很瞧不上高懷遠所帶的這五十個少年壯丁,覺得他們有點濫竽充數,但是當上路之後,這些鄉勇才發現,高懷遠這五十名少年莊丁的不同之處,雖然他們年紀不大,但是紀律性非常強,一路上嚴格按照高懷遠的吩咐,駐行飲食井然有序,絲毫不亂,行進之中根本沒有任何人閒聊廢話,和自己這些人一比,真是令他們頗為汗顏。
等走到了縣城之後,這些高家莊的鄉勇也開始受到了他們這些少年的感染,開始變得有秩序了起來,並按照高懷遠的要求,在城外原地休息,等候高懷遠進一步的指示,不為其他,單單是為了面子,他們這些成年人也不願被這些少年給小瞧了。
當高懷遠到了縣衙之後,這裡早已亂哄哄的圍了一幫各鄉來的鄉勇,這些鄉勇大多數不是自願前來的,但是被逼無奈之下,他們才不得不出這趟差事,所以情緒大多都很不爽,私底下罵罵咧咧,一臉的不樂意。
高懷遠見過了劉知縣等人之後,從他們手中交接了花名冊,因為王縣尉要先感到鄂州大營交差,所以王縣尉自己先帶了五十名弓手和一百五十名鄉勇先行出發,到大營簽到,而高懷遠則辛苦一趟,帶剩下的人押運輜重糧秣隨後趕往鄂州大營。
他們現在都不敢小看高懷遠,幾次共事讓他們都見識了高懷遠的沉穩幹練,相信高懷遠能把這些事情做好。
在劉知縣等人的相送下,高懷遠接管了其它鄉剩下的這二百鄉勇,接了這數十輛裝滿糧秣的大車,離開了大冶縣,趕往了鄂州大營。
對於這次出門,高懷遠早有思想準備,一路上都在琢磨,這一次會跟著宋軍去哪個地方對付金軍。
從他目前得知的訊息上來看,這次金軍共徵發了兩路大軍侵宋,東路軍從河南出兵,直指光山、羅山、定城等縣,威逼襄陽長江一線,而西路軍則從陝西出兵,進攻四川,這樣一來形成了兩線夾擊的形態,想要從長江中上游突破南宋的天險,謀取南宋的疆土。
至於具體的戰況如何,高懷遠並不清楚,還要到了鄂州之後再詳細打聽,但是這個時候,高懷遠卻知道,金宣宗這次侵宋,和上一次宋寧宗開禧北伐的結局是一樣的,現在南宋雖然弱,但是金國也強不到哪兒去,要不然的話,也不至於連西夏也敢欺負他們金國,更別提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了,兩邊打到最後,誰也奈何不了誰,徒勞消耗一番兩國的國力,而大金國經過此戰之後,將會徹底走向覆滅,歷史就是這樣,眼下誰也擋不住!
說起來高懷遠現在是大冶縣鄉勇的領兵人物,可是這三百鄉勇中真正聽他吩咐的,也只有高家莊和臥虎莊這一百人,其餘的那二百人根本就是一幫烏合之眾,連像樣的器甲都沒有備齊,從離開大冶縣城開始,這幫傢伙便一肚子牢騷,走路也拖拖拉拉,沒走幾里便吵吵著要休息,讓高懷遠苦笑著搖頭不已,要是帶這幫人上陣殺敵的話,他自認為還是趕緊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比較好,否則的話,保證會被這幫傢伙給害死。
而且高懷遠更不爽的是,偌大一個大冶縣,他也算是個領兵的人了,但是他到現在連匹劣馬也沒有撈到,全部都是一幫步兵,用來拉車的最好的也就是幾頭騾子,剩下的便是一些毛驢了,甚至有幾輛大車上套的還是牛,可見南宋現在已經缺馬缺到了什麼程度了,高懷遠本來還想撈匹馬騎騎威風一下,但是卻終歸沒有能如願以償,黃嚴倒是給他準備了一頭騾子,當他的坐騎,但是被高懷遠給拒絕了,要是他騎頭騾子上陣的話,估計會被人笑掉大牙的!
以前他只知道南宋缺馬,但是真正到了這個時代之後,才知道卻非虛言,他來這裡兩年多了,卻愣是沒見過幾匹馬,不過他對這個事情倒也不奇怪,因為南方本來就不易養馬,而且南宋周邊交界的只有四個國家,一個是金國,一個是吐蕃,一個是大理國,再剩下的就是南越的安南李朝。
金國自不必說了,他們現在自己都缺馬,而且跟大宋是世仇,雖然兩國有榷市,但是金國嚴格限制馬匹的出口,大宋想從金國買馬,無疑是與虎謀皮!
吐蕃倒是產馬,但是吐蕃人歷代便對中原抱有戒心,所以即便有榷市,也同樣不肯輸送馬匹給大宋,而安南李朝就不用提了,關係好不好且不說,他們也沒有多少馬匹給南宋輸入,只剩下大理國這一條路可走,每年大宋要消耗巨大的財力,從大理國輸入馬匹,而且這些大理馬身材矮小,並不適合作為戰馬使用,但是即便如此,南宋也只能每年從大理國購入少量的馬匹,全部都充入了軍中,如果說宋軍馬匹最多的地方,也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