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所以高懷遠只能將這裡的事情,暫時先交給黃嚴還有周昊二人主持,另外要他們輔助周俊,教這些少年識字,雖然二人不是很明白高懷遠為什麼這麼做,但是因為長時間的接觸,他們也知道高懷遠是不會做無聊的事情的,這麼做肯定是有他的用意,於是兩人拍胸脯保證,絕對能將這幫傢伙給管教好。
“還有一條忘了告訴你們了,咱們這兒要講究無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要讓他們不敢違背規矩,又要讓他們覺得這裡的溫暖,不要讓他們覺得這裡冷冰冰的沒有一點人情味,該獎的獎,該罰的罰,該關心的一定還要關心他們才行!現在他們這些人體力還很差,先給他們吃好喝好,讓他們強壯起來,不要一下就把他們累癱了,這樣反倒會欲速則不達了!這一點很重要,他們都是孤兒,管教的同時,把他們當兄弟對待!不能光讓他們怕你們,還要讓他們敬你們,愛你們!記住我的話!”
高懷遠再次對他們囑咐到。
黃嚴和周昊仔細的品味著高懷遠的這個囑咐,慢慢的瞭解了其中的含義,於是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要不是高懷遠臨走囑咐的話,這倆貨還真就有可能用不了幾天時間,就將這幫小子給操練趴下了!有了高懷遠這個吩咐,他們兩個也開始學會了怎麼管人,於是態度上開始有了明顯的轉變。
高懷遠安排了這些人之後,趕回了老宅,招呼了薛嚴還有一個老宅的僕役,一起朝高家的田地走去。
高家祖田總共三百多畝,既有水田又有旱田,只要是有田地,就又有薄田和良田之說,這些年高老根糊弄著那個糊塗老管家,將高家的祖田搞得亂七八糟,良田都給了他的親近人家租種,卻交的是薄田的租子,而薄田租種給了那些沒有給他好處的老實人,卻要收良田的租子,這種事情到了高懷遠手中,自然不能再讓它們存在下去,否則的話這麼折騰下去,老實巴交的佃農們肯定會越來越苦,他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發生下去了。
知道這個事情之後,高懷遠便決定要實地查訪一下,掌握第一手材料再說,於是便有了今天之行。
佃戶們都住在一些不易開墾的地方,在那裡建房居住,也可以就近照料自己租種的田地,雖然南宋商業十分發達,國家也相對十分富庶,但是對於這些種地的老百姓們來說,壓根不關他們任何事,他們這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日子照樣過的十分疾苦,大部分人家,侍弄土地,還都是靠的人力,真正有大牲畜的人家,只有一些大戶才行。
高懷遠在地頭上由薛嚴陪同,一塊一塊的檢視,他前世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業,後世這個身份,更不可能接觸到這些東西,對於土地和糧食的概念瞭解甚少,到了田裡面之後,才發現兩眼一抹黑,看了也是白看,什麼良田、薄田他壓根分不清楚,只認得田裡面種的是稻子,連水稻和旱稻都搞不明白。
幸好薛嚴以前是農戶出身,種地是把好手,有他和另外一個僕役陪同,事情就好辦了許多,他們二人一看便知道,那一塊是良田,那一塊是薄田,產量大致會有多少,高懷遠按照他們的說法,一一進行記錄,然後和名冊上的再進行一番核對,一天時間,便將這裡的情況瞭解了個透徹。
而且一天下來之後,他還了解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原來在南宋末年,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大批占城稻的推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占城稻種植時間短,而且抗病能力強,產量也比以前的稻子高很多,難怪南宋七八千萬的人口,這麼點土地就能養活,主要還是拜糧食的畝產量的提高呀!
弄清楚了這些東西之後,高懷遠又開始在心裡面大罵高老根這個混賬東西缺德!以前只是聽說,還沒有直觀的概念,今天一看,才知道高家祖田這邊,真是被這廝搞得一塌糊塗,這簡直就是在謀財害命,幸好他來的及時,否則的話,高家這些田地,搞不好薄田很快便要被撂荒了!
租種薄田的這些佃戶們,一年忙活到頭,交完了佃租之後,基本上沒有能剩下多少糧食,吃飯都有些維持不住,而那些租種良田的傢伙們,收的是高產,交的是少量的薄田的佃租,日子明顯要比那些種薄田的佃戶們要好的太多了!
用屁股想也能想明白,凡是租種的良田的鐵定是和高老根有點沾親帶故的,搞不好還和自己高家有點遠房的瓜葛,但是這種情況實在是太不公平了,高懷遠雖然同情所有種田的人,但是他卻不能將這些地分給這些佃戶們,他力所能及的就是儘量在自己能支配的範圍內,儘可能的做到公平一些。
現在田中糧食基本上都到了收穫的季節,佃農們正在準備開始